[实用新型]管材紧固连接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9502.3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2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谢斌泉;许又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金为型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08 | 分类号: | F16B7/08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46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材 紧固 连接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材连接的组装配件,尤其涉及管材紧固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通过连接配件连接管材的结构有很多种,较为常见的是将管材插入连接配件后,通过螺钉、铆钉等紧固件直接将管材与连接配件连接固定,采用上述方法连接管材时,安装步骤较繁杂,连接处的受力主要集中在紧固件上,紧固件的受力点处易受剪切力而断裂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可有效保护紧固件不受损的管材紧固连接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管材紧固连接组件,包括胀紧件、接头和用于撑开所述胀紧件的顶丝,所述胀紧件装设于所述接头上,所述顶丝装设于胀紧件上,旋紧顶丝时,所述胀紧件和/或接头与所述管材内壁胀紧连接。
所述胀紧件包括底板和分设于底板两侧的一对膨胀板,所述顶丝一端与一膨胀板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另一膨胀板相抵。
所述膨胀板包括相对于底板倾斜设置的斜撑部和相对于底板垂直设置的胀紧部,所述斜撑部一端与底板连接,另一端与胀紧部连接,所述顶丝抵设于一对膨胀板的胀紧部之间。
所述接头包括连接底板和两块侧板,所述两块侧板分设于连接底板两侧。
所述胀紧件的底板和所述接头的连接底板上均设有用于穿设紧固件连接管材的通孔。
所述两块侧板上均开设有避让孔,所述膨胀板穿过所述避让孔与管材内壁胀紧连接。
所述管材紧固连接组件还包括套设于管材连接处外的装饰套,所述装饰套上开设有用于伸入工具旋转所述顶丝的操作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管材紧固连接组件,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可有效保护紧固件不受损,组装时,先通过紧固件使胀紧件、接头与一管材外壁紧固连接,再将顶丝旋进胀紧件,并使顶丝与胀紧件相抵,然后将另一管材插设于接头外部,用工具穿过该管材的开孔继续旋紧顶丝,使胀紧件和/或接头与管材内壁胀紧连接,当两段管材受到破坏力时,连接组件承受的力不会集中在顶丝上,而是通过胀紧件和/或接头与管材内壁之间的胀紧力抵消,从而可防止顶丝受剪切力而断裂,避免管材连接失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材紧固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管材紧固连接组件中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管材紧固连接组件中胀紧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管材紧固连接组件中接头与胀紧件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管材紧固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胀紧件;11、底板;12、膨胀板;121、斜撑部;122、胀紧部;123、螺纹孔; 2、接头;21、连接底板;22、侧板;23、避让孔;3、顶丝;4、管材;5、通孔;6、装饰套;61、操作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至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管材紧固连接组件的实施例,该连接组件包括胀紧件1、接头2和用于撑开胀紧件1的顶丝3,胀紧件1装设于接头2上,顶丝3装设于胀紧件1上,旋紧顶丝3时,胀紧件1和/或接头2与管材4内壁胀紧连接,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可有效保护紧固件不受损。组装时,先通过紧固件使胀紧件1、接头2与一管材4外壁紧固连接,再将顶丝3旋进胀紧件1,并使顶丝3与胀紧件1相抵,然后将另一管材4插设于接头2外部,用工具穿过该管材4的开孔继续旋紧顶丝3,使胀紧件1和/或接头2与管材4内壁胀紧连接,当两段管材4受到破坏力时,连接组件承受的力不会集中在顶丝3上,而是通过胀紧件和/或接头与管材4内壁之间的胀紧力抵消,从而可防止顶丝3受剪切力而断裂,避免管材4连接失效。
本实施例中,胀紧件1进一步包括底板11和分设于底板11两侧的一对膨胀板12,顶丝3一端与一膨胀板12上的螺纹孔123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另一膨胀板12相抵,膨胀板12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底板11倾斜设置的斜撑部121和相对于底板11垂直设置的胀紧部122,斜撑部121一端与底板11连接,另一端与胀紧部122连接,顶丝3抵设于一对膨胀板12的胀紧部122之间,当一胀紧部122受到顶丝3的顶力时,继续拧紧顶丝3,另一胀紧部122会受到螺纹升力产生的反作用力,从而使得两胀紧部122胀开而与管材4内壁胀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金为型材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金为型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95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