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沟的环境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8858.5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8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廖令;肖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沟 环境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监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沟的环境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相应的城市附属设施建设同样发展迅速,电力电缆供电网络也得以快速发展。庞大而复杂的地下供电网络中,电缆分布众多,如何发展同时对电力部门电缆安全运行,事故预防亦提出更高要求。
由于地下电缆长期埋在电缆沟里,一旦时间久了,有的电缆沟内就会有积水以及有害气体,这样会给电缆维护人员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有害气体和积水容易腐蚀电缆,因此对电缆沟的环境监测显得非常重要。
在现有技术中,对电缆沟的环境监测采用GPRS无线通信的方式,传输所监测到的数据,辅以GIS地理信息系统准确定位,能及时判断故障点并发出预警信息,但是由于采用GPRS无线通信,使得电缆沟的环境监测装置在电缆沟内的安装很不方便,而且电缆沟在地下,GPRS无线通信的信号强度很差,容易影响到GPRS的无线通信效果,无法将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完整和准确地传输至终端服务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了一种一种电缆沟的环境监测装置,能将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完整和准确地传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沟的环境监测装置,所述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电缆沟内环境温湿度、有害气体浓度和积水水位的环境检测模块、用于将环境检测模块检测到环境温湿度、有害气体浓度和积水水位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输出至CAN总线模块的控制模块、用于将数据进行传输的CAN总线模块以及用于将外部电压进行AC/DC转换以给所述控制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环境检测模块、CAN总线模块和电源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环境检测模块包括用于检测环境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有害气体浓度的气体传感器和用于检测积水水位的水位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环境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井盖开关状态的井盖传感器,所述井盖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环境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电缆接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RS485总线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CAN总线模块和电源模块通过内部灌胶得到一体封装器件。
进一步,所述一体封装器件与温度传感器、井盖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外部电压以及CAN总线的接头均为航天接头。
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具体为TI的单片机MSP4305438。
进一步,所述环境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指示电源电压状态的电源指示灯,所述电源指示灯和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CAN总线模块将环境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数据传输至终端服务器,由于CAN总线的通信强度稳定且可靠,因此通过CAN总线可以将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完整和准确地传输,以便于维护人员可以根据检测到的数据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对进行电缆沟的安全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缆沟的环境监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缆沟的环境监测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液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施例的电缆沟的环境监测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电缆沟内环境温湿度、有害气体浓度和积水水位的环境检测模块1、用于将环境检测模块1检测到环境温湿度、有害气体浓度和积水水位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输出至CAN总线模块3的控制模块2、用于将数据进行传输的CAN总线模块3以及用于将外部电压进行AC/DC转换以给所述控制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88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