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弯与脱料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08610.9 | 申请日: | 2013-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1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丰;任军平;郑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瑞玛金属成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11/00 | 分类号: | B21D11/00;B21D45/0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项丽 |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弯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弯与脱料机构。
背景技术
折弯成型是冲压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工艺,通常只是单独的折弯冲头和折弯成型块来成型。这样的结构虽然简单方便,但是对于产品要求的特殊的折弯结构,尤其是产品折弯90度或负角,附近带有抽牙、凸包等不易脱料的折弯,往往达不到客户的要求。目前,通常的连续模中为了折弯类似的结构采用的都是先预折45度或60度避开抽牙、凸包等,然后采用将冲床的垂直上下运动转换成水平运动的侧滑块机构,进而在折弯成型完成后,靠着侧滑块机构的退回完成产品的脱离,这种结构对于模具的加工精度要求高且加工成本高,进而造成产品单价的升高,且该种结构模具维修困难。再者,在连续模的持续大量生产中,一旦产品在模具中产生误送,容易造成侧滑块机构的卡住,进而将插刀机构拉下,如果模具继续运动,将会对模具及生产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安全且生产效率高的折弯与脱料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弯与脱料机构,其包括分别安装在模具上模和下模内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的上部包括脱料板,所述的下部包括用于将待折弯件顶紧在脱料板上的压料块、驱动压料块运动的顶杆以及用于将待折弯件折弯的冲头,所述的脱料板上开设有避位孔,所述的冲头正对所述的避位孔,所述的脱料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折弯成型后的待冲弯件推离所述的脱料板的脱料部。
优化的,所述的脱料板与所述的压料块相对的端面为下端面,所述的脱料部包括一端与所述的脱料板相转动连接的脱料块、连接在脱料块的另一端与脱料板下端面之间且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
优化的,所述的脱料板与所述的压料块相对的端面为下端面,所述的脱料部为截面呈“V”型的弹簧片,所述的弹簧片其中的一个侧面固定于所述的脱料板的下端面上。
优化的,所述的上部还包括与所述的机架相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的脱料板可拆卸连接的止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部还包括与机架相固定连接的下垫板、与所述的下垫板可拆卸连接且安装在其上端面上的下模板,所述的冲头安装在所述的下模板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在脱料板上增设向下作用的脱料部,保证了待折弯件能够及时脱离脱料板,省去了原先需要的预折等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了生产的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脱料块刚与模具接触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待折弯件与脱料板贴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待折弯件冲弯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冲弯脱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冲头;2、待折弯件;3、弹簧;4、止付螺丝;5、脱料块;7、压料块;8、顶杆;9、上部;10、下部;11、脱料板;12、避位孔;13、脱料部;14、止挡板;15、下垫板;16、下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所示。
本折弯与脱料机构包括分别安装在模具上模和下模内的上部9和下部10,上部9包括止挡板14、与止挡板14下端面可拆卸连接的脱料板11、安装在脱料板11下端面的凹槽内的脱料部13,脱料部13包括一端与脱料板11相转动连接的脱料块5、连接在脱料块5的另一端与脱料板11凹槽顶面之间且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3。下部10包括下垫板15、与下垫板15可拆卸连接且安装在其上端面上的下模板16、用于将待折弯件2顶紧在脱料板11上的压料块7、用于驱动压料块7运动的顶杆8以及安装在下模板16上且用于将待折弯件折弯的冲头1,待折弯件2连接在料带上,而料带精确定位在模具上,脱料板11上开设有避位孔12,冲头1正对避位孔12。
如图1~4所示,本折弯与脱料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随着模具的运动,固定在其上的脱料块向下运动,可使产品在前一工位成型的基础上成型,且脱料块顺时针转动,与固定于下模的冲头一起成型出产品要求的结构;模具闭合后,随着冲床的进一步运动,模具上下模开始分离,脱料块向上运动,同时脱料块会在弹簧的作用下绕着折弯成型块逆时针转动,进而从已成型的产品中脱离且不会出现干涉。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脱料部13为截面呈“V”型的弹簧片,弹簧片其中的一个侧面固定于脱料板11的下端面上。其较实施例一结构简单,但使用寿命较短。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瑞玛金属成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瑞玛金属成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86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氯苯为原料合成对氨基苯磺酰胺的方法
- 下一篇:苯基J酸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