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井跑车防护装置用液压阻尼吸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8407.1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8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金力;闫朝辉;周永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K7/18 | 分类号: | B61K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井 跑车 防护 装置 液压 阻尼 吸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跑车防护装置,特别是一种斜井跑车防护装置用液压阻尼吸能器,属于矿山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斜井运输是矿山运输的重要一环,在矿山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安全高效率的斜井运输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统计斜井跑车事故在煤矿生产安全运输事故中约占22.1%,因此必须对煤矿斜井跑车事故进行有效地预防,跑车防护装置能有效防止斜井跑车事故的发生。现在大部分矿井都采用了柔性跑车防护装置,通过挡车栏配合吸能器制动发生跑车事故的矿车。由此看见,吸能器在跑车防护装置中起着吸收矿车动能的重要作用。现有跑车防护装置的吸能器主要为摩擦式吸能器,如申请号为200720031081.7名称“吸能器”的专利技术采用的就是摩擦片相互摩擦吸收能量,再如为申请号为201020186065.7名称“斜井防跑车用缓冲变力吸能可调装置”的专利技术也是采用了类似的方法原理。还有采用压板式的吸能器,通过多块压板压住钢丝绳或钢带,靠压板与钢丝绳或钢带之间的摩擦力来消耗串车组的动能,如申请号为201220068527.4名称“斜井防跑车用钢带式缓冲变力吸能装置”的专利技术。上述提出的专利技术各有其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收矿车下滑的动能,但存在着摩擦力调整不便、制动钢丝绳磨损不均匀、体积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跑车用的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缓冲平稳的液压阻尼吸能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井跑车防护装置用液压阻尼吸能器主要包括安装本体、滑轮组件、阻尼油缸、钢丝绳四个部分。阻尼油缸通过限位销和定位销固定安装在安装本体的内部;滑轮组件包括定滑轮组件和动滑轮组件,定滑轮组件螺栓固定连接在安装本体的内部,动滑轮组件装配在安装本体的滑动槽内,且其一端与阻尼油缸的活塞杆螺栓连接;钢丝绳一端通过钢丝绳卡固定在定滑轮组件上,一端绕过动滑轮组件与制动挡车栏相连。
所述的安装本体由钢板焊接而成,其上开设有地脚螺栓孔、定滑轮组件安装孔、限位销孔、定位销孔,装配动滑轮组件的滑动槽设置在安装本体的两侧钢板上,两侧滑动槽的尺寸保持一致。
所述的定滑轮组件由一个定滑轮安装在固定架上构成,固定架上安装有固定钢丝绳绳头的螺栓轴,钢丝绳绳头绕过螺栓轴并用绳卡固定。
所述的动滑轮组件由两个滑轮组成,包括滑动轴、侧板、大滑轮、小滑轮、轴承组件、滑轮轴。滑动轴为台阶轴,两块侧板穿过台阶轴,通过台阶对两侧板进行定位,侧板间的距离略大于滑轮的宽度。大滑轮和小滑轮通过滑轮轴安装在两侧板之间,滑轮的轴向通过轴套与侧板定位。轴承组件包括滚子轴承、限位挡圈和密封端盖。滑轮轴穿过轴承组件,其一端设置有螺纹,通过螺母将两块侧板压紧。
所述的阻尼油缸由活塞杆、缸体、前端盖、后端盖、活塞、缓冲弹簧组成。活塞上设置有阻尼孔且螺纹连接在活塞杆的一端,活塞杆穿过前端盖装配在缸体内。前端盖通过螺钉安装在缸体的前法兰盘上,前端盖与活塞杆配合的表面设置有滑动密封,与缸体配合的表面设置有静密封。后端盖通过螺钉安装在缸体的后法兰盘上,后端盖与缸体配合的表面设置有静密封。缸体的前腔设置有液压油口,通过油塞进行密封,缸体的后腔设置有油口,缸体后腔经过油口与油箱相连。所述油箱有储存和过滤阻尼油的作用。所述的缸体上设置有定位销孔,定位销穿过定位销孔将缸体固定在安装本体内。缓冲弹簧套装在活塞杆上,在拉伸活塞杆时起到缓冲的作用。
本实用型新的阻尼吸能器工作过程是,当发生跑车事故的矿车作用于跑车防护装置的挡 车栏,阻尼吸能器的钢丝绳与挡车栏相连,钢丝绳被拉伸,钢丝绳绕过滑轮组件拉伸阻尼油缸的活塞杆,油缸的前腔空间减小后腔空间增大,前腔的阻尼油通过活塞上的阻尼孔流向油缸后腔,阻尼油流过阻尼孔时产生能量损失,从而吸收矿车的动能。其中滑轮组件的作用是增加吸能器的制动距离。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摩擦式和压板式吸能器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是不存在摩擦式吸能器更换摩擦片的问题,再者就是没有压板式吸能器钢丝绳磨损不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斜井跑车防护提供了一种新的吸能方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阻尼油缸的剖视图。
图4是动滑轮组件的主剖视图。
图5是动滑轮组件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84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