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牵引系统用冷却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7429.6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2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孔丽君;张延蕾;乔巍;刘俊杰;包建辉;李瑜;李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0 | 分类号: | B61C1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洪福 |
地址: | 1160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 系统 冷却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牵引系统用冷却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电力动车组牵引系统中变压器布置在拖车车下设备仓内,变流器布置在动车车下设备仓内,相应地,牵引变压器冷却单元随变压器一起布置在拖车车下设备仓内,牵引变流器冷却单元随变流器一起布置在动车车下设备仓内。由于两套冷却单元分散布置,每套冷却单元都需要独立的散热器、风机组、承载支撑构架等部件,结构不紧凑、总体积大、总重量重。
随着电力动车组的发展,牵引系统集成化更能满足列车编组灵活性的需求。牵引系统集成化就是把牵引系统中的变压器、变流器及冷却单元集成在一起,用一套冷却单元同时满足牵引变压器和牵引变流器的散热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为了满足牵引系统集成化的需求,同时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铁路运输提供一种散热能力强、可靠性高、重量轻、体积小、辅助功率消耗低、噪音低、使用维护方便,运行性本低的牵引系统用冷却单元。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牵引系统用冷却单元,包括承载支撑构架、空气过滤装置、散热器、导风筒、风机箱体、膨胀水箱、水泵、风机组和固定在所述承载支撑构架上的电气快速连接器和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通过散热器安装座固定在所述承载支撑构架上;所述散热器的前侧固定所述空气过滤装置,所述散热器的后侧固定所述导风筒,所述导风筒与所述风机箱体固定,所述风机箱体通过风机箱体安装座固定在所述承载支撑构架上;所述风机组包括风机电机、安装在所述风机电机的驱动电机轴上的风机叶轮和固定在所述风机叶轮前端的导流器,所述风机叶轮和所述导流器设置在所述风机箱体的容纳腔内,所述风机电机固定在所述承载支撑构架上;所述膨胀水箱通过管路与所述水泵相连通,所述膨胀水箱和所述水泵均固定在所述承载支撑构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支撑构架包括主承载横梁、主承载纵梁、辅助承载横梁、辅助承载纵梁和立柱及用于连接立柱的连接梁,所述主承载横梁和所述主承载纵梁构成用于固定所述散热器和所述风机箱体的支撑框架,所述辅助承载横梁固定在所述主承载纵梁之间,所述辅助承载纵梁固定在所述主承载横梁和所述辅助承载横梁之间,所述主承载纵梁与所述立柱固定。
所述连接梁连接固定立柱主要起到加强固定油水管路的作用;所述主承载横梁、所述主承载纵梁、所述辅助承载横梁、所述辅助承载纵梁的断面可为方形、U形、几字形、工字形、三角形或上述几种形状的变形,各梁可采用不同的截面形状,根据需要梁上可设置减重孔。
上述承载支撑构架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减上述各梁的使用,如省去主承载横梁,并不局限于附图中的布置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器为双流道叉流式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设置在散热器芯迎风侧的散热芯水流道和设置在出风侧的散热芯油流道,所述散热芯水流道和所述散热芯油流道之间设有隔离封条,所述散热芯水流道和所述散热芯油流道共用同一个散热器芯;上述散热器芯迎风侧即与空气过滤装置固定的一侧,出风侧即为与导风筒固定的一侧;
所述散热芯水流道的进口设有进水腔,所述散热芯水流道的出口设有出水腔,所述散热芯油流道的进口设有进油腔,所述散热芯油流道的出口设有出油腔。根据水流量的不同,水流道可采用单流程、双流程或多流程设置;根据油流量的不同,油流道可采用单流程或双流程设置。这种双流道差逆流式散热器,利用同一散热芯的不同流道,实现对两种液体的冷却,散热能力强,冷却单元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
冷却液进口通过水泵进水管与所述水泵相连通,所述水泵通过散热器进水管与所述进水腔相连通,所述出水腔通过散热器出水管与冷却液出口相连通;
冷却油进口通过散热器进油管与所述进油腔相连通,所述出油腔通过散热器出油管与冷却油出口相连通,所述散热器进油管与所述散热器出油管之间还设有旁通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74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脚踏滑板车
- 下一篇:走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