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7417.3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5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卢志学;代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久驰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F5/00 | 分类号: | B25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尤其是一种电动工具,属于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刷电机具有节能、降噪等诸多优点,因此近年来在电动工具行业逐渐得到应用。然而,无刷电机控制电路中不可或缺的大功率开关器件(例如莫氏管等)的发热问题却造成了困扰。通常,电动工具内部空间有限,如不能解决大功率开关器件和控制电路板的妥善安置问题,将直接影响电机的运行,进而影响电动工具的使用性能。
检索发现,国际公开为WO2011/161552A2的PCT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动力工具,其中的控制电路板安置在从工具主体延伸出的握柄下部,而发热器件则安置在工具主体的电机后端,其优点是可以借助电机风扇解决发热器件的散热,但存在的明显问题是发热器件和控制电路板之间需要穿越握柄的较长导线电连接,不仅导致握柄内部的装配困难,而且对电动工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均带来不利影响。
此外,申请号为US2011/0187211A1的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使用电机的电动工具,其中无刷电机的控制电路安置在从工具主体延伸出的握柄下部中,为了避免大功率开关器件发热对控制电路的影响,该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采用了将大功率控制器件固定于邻近控制电路板的功率电路板上,这样同样避免了开关器件发热对控制电路板的直接影响,且两者之间只需较短的缆线连接即可。然而,其缺点是开关器件只能位于狭窄的握柄内自然散热,因此散热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不仅结构紧凑、组装方便,而且具有理想散热效果的电动工具。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包括安置电机的工具主体,所述工具主体延伸出握柄,所述握柄底部安置控制电路板,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一组开关器件电连接的垂向插孔,所述一组开关器件以引脚朝下的方向分别插接在对应的垂向插孔中。
由于开关器件垂直安插在电路板上,因此不仅电连接无需引线,而且散热条件大为改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一组开关器件分别固定在围成一圈的散热背板上,所述引脚伸出散热背板的下缘插接在对应的垂向插孔中。
由于围成一圈的散热背板使各开关器件组合在一起,各自的引脚同时插接时构成了框架结构,因此具有足够的插接强度,可以实现可靠电连接,而且插接后垂向的散热背板具有将热气朝上导流的作用,并导致冷空气从其下缘与插脚之间的缝隙不断补充,形成烟囱效应,从而获得理想的散热效果。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无需线缆的插接组装十分方便,而且结构紧凑,尤其是巧妙利用烟囱效应,获得了理想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电路板部分局部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电动工具为一种电钻(参见201210262057.x),如图1所示,其工具主体1内安置有驱动工具头的无刷电机2。工具主体1的后部朝下延伸出握柄3,握柄3的底部安置控制电路板4,控制电路板4上设有一组六个开关器件5(MOS管)电连接的垂向插孔,六个开关器件5分别固定在围成矩形圈的散热背板6上,其引脚5-1伸出散热背板6的下缘插接在对应的垂向插孔中,实现与控制电路的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插接组装无需线缆,非常方便,而且开关器件正好安置在握柄的空腔内,结构十分紧凑。尤其是,实践证明,由于合理利用握柄上部电机风扇导流、下端进风的“大烟囱”,与散热板围成的内置于“大烟囱”中“小烟囱”相结合的复式烟囱效应,因而获得了十分理想的散热效果(参见图中箭头所示散热气流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久驰机电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久驰机电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74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