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SFP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7179.6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1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贺建和;吴敏聪;宛礼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7 | 分类号: | H01R13/627;G02B6/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fp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电通信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SFP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数据通讯及电信通讯线路中,SFP模块与通信系统上的对应接口座插接装配以实现信号连通。小型可插拔光/电通信收发模块(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缩写SFP)是常见的一种光/电通信收发模块,该模块具有热插拔、便于维护更换、小巧的特征,为了实现快速上述SFP模块的热插拔,通常会为SFP模块设置连接器结构,从而是指可与通讯系统上的对应接口座之间实现快速扣合、快速解扣连接的功能。
然而现有SFP连接器的结构设计上大多考虑的是如何与通讯系统对应接口座更快捷、可靠、耐用的连接的改进,随之在结构的设计倾向于当SFP连接器对应插接于接口座后两者的接触越少越好,因为接触的越少势必能减少两者反复插拔的磨损,然而此种设计却也带来另一个问题——SFP连接器与接口座的连接后由于两者的电荷不同而带来的连接电气性能不佳,电荷不同可能产生于插接前两者各自带的静电电荷不同,也可能由工作过程中一些因素产生的电位差,这些电荷的差异会导致SFP连接器的EMI特性、接地性能和抗干扰能力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SFP连接器,可使得其连接在接口座上保证两者良好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SFP连接器,它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主体及弹性组件;所述主体包括用于插接的头端及用于出线的尾端;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相连的固定部及弹性部,弹性组件的固定部连接于主体上设置,弹性部凸出的于主体头端表面设置,且当主体插接时,弹性部在外部力作用下向主体头端表面回缩,待主体拔出时,弹性部在自身弹性力作用下凸出回位;
上述中,所述弹性组件的弹性部于靠近主体的头端的靠近尾端位置设置;
作为一实施例,所述主体头端设有容置槽,所述弹性组件的固定部设置于主体头端的容置槽中;
作为另一实施例,所述弹性组件的固定部设置于主体尾端靠近头端的表面;
作为一实施例,所述弹性组件的弹性部包括弹性片,弹性片沿主体长度方向设置,弹性片的中部凸起,另一端向主体头端表面延伸;
上述中,所述主体头端靠近尾端的一侧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弹性组件的固定部套接于主体设置凹槽处,固定部与主体设置凹槽以外的侧表面适配呈匚形,于匚形固定部开口两端上相向的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端头向凹槽方向设有扣接部;
上述中,所述匚形固定部的每一边均连接有弹性部;
它还包括锁扣组件;所述锁扣组件包括锁扣、压板、弹簧和拉压杆,锁扣的一端设有卡扣,所述主体的凹槽内设有凸柱,锁扣上设置有适配凸柱的凹孔,凸柱穿过凹孔,锁扣以凸柱导向滑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凹槽底面上,另一端连接在锁扣上,拉压杆驱动锁扣移动,压板设置在连接器上盖上并覆盖锁扣与凹槽,压板上开设有供卡扣伸出的开口;
作为另一实施例,所述弹性组件的弹性部包括探针,固定部包括套筒及压簧,所述套筒设置于主体头端内,探针套接其中且探针一端与套筒间设置有压簧,另一端凸出于主体头端表面设置;所述探针、压簧、套筒及主体电气相连。
相比于常见的SFP连接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增加弹性组件,在连接器主体与接口座插接过程弹性组件可在其中起到一个桥梁作用,从而增大连接器主体与接口座的接触面积并确保两者间良好的电连接,大大改善了SFP连接器的EMI特性、接地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簧片结构示意图。
10-主体;11-上盖;12-下盖;13-尾端;14-第一挡块;16-容置槽;18-凹槽;19-出线孔;20-压板;21-锁扣;22-弹簧;30-拉压杆;31-转轴;40-弹性组件;41-固定部;43-弹性部;45-延伸部;47-扣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SFP连接器,它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主体及弹性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71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板机构
- 下一篇:散热器芯体扩孔和打爪工装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