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张力绕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6092.7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7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蒋程林;闫柳青;尹征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富通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B65H57/28;B65H59/14 |
代理公司: |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 37226 | 代理人: | 李新海;曲成武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张力 绕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装备制造,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线圈绕制设备。
背景技术
绕线机是电力装备行业的重要生产设备,在变压器、互感器、电感器等电力产品的制造中不可或缺的设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线圈绕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线圈的绕制的质量决定了电力产品的工作性能。
现有的放线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功能单一,只能对线材实现简单的张力,一旦倒线或绕线机回转,线材就松了;
(2)无法实现实时回收线材,如要回收需2人以上配合收线,人工成本高;
(3)绕制的线圈不紧密,质量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恒张力绕线机,该绕线机结构合理,不仅可以实现实时回收线材,且在线圈绕制过程中提供恒张力,防止绕线不紧密而导致的线圈质量不稳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恒张力绕线机,包括:
绕线机、放线架及位于绕线机与放线架之间的排线架。
绕线机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主轴箱及尾箱,主轴箱内设有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减速机,减速机带动主轴转动,主轴前端设有绕线模连接盘,绕线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绕线模连接盘与尾箱上。
排线架包括立柱;设置在立柱顶端的横梁;横梁上设有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上设有可沿直线导轨滑动的支撑臂,支撑臂两端设有导线轮,支撑臂上还设有倒线锁紧装置,立柱的一侧设有伺服电机系统;横梁上设有滚珠丝杠,滚珠丝杠由伺服电机系统驱动。
放线架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导轨及沿导轨滑动的底板,底板上设有立柱,立柱顶端设有定滑轮,定滑轮的下方设有动滑轮及配重块(什么作用补充一下,添加的内容请标上色),动滑轮及配重块由位移传感器控制沿直线滑轨上下滑动,立柱的一侧设有收放线系统,收放线系统包括变频电机与减速机,立柱的另一侧设有横移伺服电机系统。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机的放线架还设有配电柜,以方便对放线架工作的精确控制。
伺服电机系统,为滚珠丝杠提供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恒张力绕线机通过滚珠丝杠的旋转运动带动支撑臂沿直线运动,支撑臂横移的距离由绕制的线材直径决定,绕线机旋转一圈,支撑臂横移一个线材直径单位的距离,这样绕制的线圈非常紧密,不会出现疏松或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恒张力绕线机,绕线机转动、放线架转动、排线架移动,放线架移动都可以单独动作或几个联合动作。
联合动作时,绕线机转动带动放线架转动,同时排线架以绕制线圈的线的直径为单位进行相应的移动,进行精准的绕制线圈的动作。绕线机根据绕线的需要可以实现正反转。
本实用新型的恒张力绕线机通过设置排线架,并在排线架上设置了倒线锁紧装置,可以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1、在更换放线架上的绕线盘前锁紧,保持绕线机绕线张紧力;
2、绕线过程中需要将线材截断时,使用锁紧装置将线材锁紧,保证排线架、放线架的线材始终保持恒定的张力。
本实用新型的恒张力绕线机通过在放线架上设有定滑轮,定滑轮的下方设有动滑轮及配重块,动滑轮及配重块由位移传感器控制沿直线滑轨上下滑动来实现放线过程中所放出的线也保持恒张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恒张力绕线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恒张力绕线机的绕线机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恒张力绕线机的排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用新型的恒张力绕线机的放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绕线机;2-排线架;3-主轴箱;4-传动系统;5-电机;6-减速机;7-绕线模连接盘;8-绕线模;9-尾箱;
10-立柱;11-横梁;12-直线导轨;13-导线轮;14-倒线锁紧装置;15-支撑臂;16-伺服电机系统;17-滚珠丝杠;
18-底座;19-导轨;20-底板;21-动滑轮;22-配重块;23-直线滑轨;24-位移传感器;25-定滑轮;26-立柱;27-收放线系统;28-横移伺服电机系统;29-放线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接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1、图2、图3、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恒张力绕线机包括:
绕线机1、放线架29及位于绕线机1与放线架29之间的排线架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富通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富通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60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堆芯支承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