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钢筋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5772.7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6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思远;莫润桥;李湘泉;冼锦辉;何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5400 广东省茂名市电***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钢筋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钢筋连接件。
背景技术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现代建筑则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着许多的优点:(1)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使混凝土应用范围得到拓宽;(2)耐久性好,几乎不需要维修和养护;(3)施工时能就地利用水泥、砂子、石子等地方材料,可节约钢材;(4)可根据设计意图随意造型,适应性较强;(5)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抗震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正是由于有着这许多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在房屋建筑、市政、道路、桥梁、隧道等许多土建工程中。浇筑混凝土之前,先进行绑筋支模,也就是用铁丝将钢筋固定成想要的结构形状,然后用模板覆盖在钢筋骨架外面。最后将混凝土浇筑进去,经养护达到强度标准后拆模,所得即是钢筋混凝土。
从上述可知,钢筋在现代建筑业还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件。钢筋由于品种、规格、型号的不同和在构件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另外,随着国家建筑基础的快速发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水泥预制件被大量使用。目前,预制件的连接一般是将预制件内的钢筋的露出端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然后再将连接处用水泥浇注,这种方式效率低,焊点强度难以保证,给建筑的安全性带来了隐患,同时施工现场工作条件恶劣,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建筑钢筋连接件,实现快速组装预制件等问题已成为业内研究的热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建筑钢筋连接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钢筋连接件,包括连接体、两条预埋钢筋和铆钉,所述连接体设置有两个与铆钉相匹配的通孔一,所述预埋钢筋一端设置有与铆钉相匹配的通孔二,所述连接体的两端分别通过铆钉与两条预埋钢筋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体的内直径大于预埋钢筋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体还设置有大浇注孔和两个小浇注孔,所述两个小浇注孔分别设置在连接体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大浇注孔和小浇注孔的直径大于预埋钢筋的直径,所述大浇注孔和小浇注孔的直径小于连接体的内直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筋连接件,包括连接体、两条预埋钢筋和铆钉,所述连接体设置有两个与铆钉相匹配的通孔一,所述预埋钢筋一端设置有与铆钉相匹配的通孔二,所述连接体的两端分别通过铆钉与两条预埋钢筋相固定连接。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连接体将两端的预埋钢筋相连接,并通过铆钉固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也改变了以往因焊接不牢而影响施工质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体; 11、大浇注孔; 12、小浇注孔; 2、预埋钢筋;3、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筋连接件,包括连接体1、两条预埋钢筋2和铆钉3,所述连接体1设置有两个与铆钉3相匹配的通孔一,所述预埋钢筋2一端设置有与铆钉3相匹配的通孔二,所述连接体1的两端分别通过铆钉3与两条预埋钢筋2相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连接体1的内直径大于预埋钢筋2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连接体1还设置有大浇注孔11和两个小浇注孔12,所述两个小浇注孔12分别设置在连接体1的两端。设置浇注孔是为了让混凝土进入连接体1内腔,使预埋钢筋2与连接体1再次通过混凝土实现硬连接,极大地加固了预埋钢筋2与连接体1之间牢固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大浇注孔11和小浇注孔12的直径大于预埋钢筋2的直径,所述大浇注孔11和小浇注孔12的直径小于连接体1的内直径。
用本实用新型连接预埋件时,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工人的工作量,提高施工工作效率,也可以解决以往因焊接不牢而影响施工质量问题。另外,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电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57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泥与生物质复合型煤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用于冷却电气构件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