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条型等截面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水平移动式模板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5568.5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7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袁超群;单启勇;刘玉;李大强;王吉顶;殷有光;姜韧;李鸿飞;王军;卜恒鹤;顾立新;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上海宝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2 | 代理人: | 宋力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条 截面 混凝土结构 整体 水平 移动式 模板 施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民建工程技术领域,涉及混凝土的结构施工,具体地说,是一种长条型等截面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水平移动式模板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型工业厂区和城市的市政工程建设中,位于道路两旁的电缆沟、排/污水沟等整体式穹拱薄壳或沟渠以及其它长条型的混凝土结构是必不可少的。
业内人士不难发现,上述的整体式穹拱薄壳或沟渠以及其它类似的长条型混凝土结构,普遍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
1.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均为等截面;
2.工程的混凝土结构长度均较大;
3.施工过程中,所必备的施工料具均需重复利用;
显然,若仍采用现有的施工手段,并按照常规的方法对这种特殊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支模、脱模等模板施工作业,无疑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是会因此而延误工程的工期,导致工程的施工成本大幅度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或缺陷,提供一种长条型等截面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水平移动式模板施工装置,充分利用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所具有的等截面、长度大、施工料具需重复利用等特点,将常规的模板支模、脱模等施工工序进行工具化改革,实现模板施工的快速、整体连续作业,从而有效地缩短施工工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程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长条型等截面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水平移动式模板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整体设置在位于开挖的沟或槽内预先浇筑的混凝土底板上;
所述的混凝土底板上间隔平行设有两行沿其宽度方向居中对称分布的预埋钢板;每行预埋钢板上固接有一轻型钢轨;两根轻型钢轨上架设有一可沿其轨道纵向移动的型钢钢构架;
所述的型钢钢构架包括呈井字形分布的型钢横梁、竖梁,型钢横梁、竖梁的交汇处斜向对角连接有型钢斜撑,型钢横梁、竖梁和斜撑相互间通过螺栓连为一体;
所述的型钢竖梁下端固接在一平行于轻型钢轨的槽钢上;该槽钢开口向下活动扣设在轻型钢轨上;
与所述的型钢钢构架间接相连的为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内墙模板体系;所述的内墙模板体系由内墙模板和/或顶板模板和/或角棱模板、模板支撑件,以及模板支撑件与所述模板之间的定位连接件组合构成;
所述的内墙模板体系相对于型钢横梁的两端和/或型钢竖梁的顶端之间设有适量的活动间距;位于该活动间距处的型钢横梁和/或竖梁与模板支撑件之间纵向设有一角钢;该角钢的一外侧直角面与模板支撑件相固接,其另一外侧直角面紧贴靠近型钢横梁两端的水平面和/或靠近竖梁上端的外侧面,相互间呈活动状态;
紧邻所述角钢部位的型钢横梁的两个水平端面上和/或竖梁顶端的外侧面上对应固设有一同时与角钢固接的螺栓起重器;通过该螺栓起重器可调节和控制内墙模板体系相对于型钢钢构架之间的移动范围。
上述的长条型等截面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水平移动式模板施工装置,其中,
所述的螺栓起重器包括一与型钢横梁或竖梁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丝杆,该丝杆上由内至外依次间隔套设有两个矩形螺母,两个矩形螺母的外侧顶面平齐设置;并且,
靠内的第一矩形螺母为标准螺母,其中心线与丝杆的中心线重叠,其内侧底面固接在所述角钢的内侧直角面上;
靠外的第二矩形螺母为偏心螺母,其中心线偏移后与丝杆的中心线重叠,其内侧底面与型钢横梁的水平端面或型钢竖梁的外侧面相固接。
所述的模板支撑件包括呈井字形排列的钢管模板横楞和钢管模板竖楞;所述的角钢固接在钢管模板的竖楞上。
所述的模板支撑件与模板之间的定位连接件包括“3形”扣件和钩头螺栓。
所述的丝杆上靠外一端径向设有一可插设丝杆转动手柄的通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模板施工装置,利用在工程底板上设置的可水平移动的型钢钢构架和模板体系,并利用螺栓起重器或将构筑物内墙模板和/或顶板模板就位,或使其与浇灌后并达到强度的混凝土结构脱离,再将型钢构架和模板体系移至下一施工段。重复前述施工步骤。
因此,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模板施工装置明显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55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日夜两用定焦MTV镜头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硅太阳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