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消除接触电阻的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5565.1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2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戴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拉(厦门)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14 | 分类号: | H01H50/14;H01H50/3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除 接触 电阻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可消除接触电阻的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一般由电磁系统、接触系统、返回机构和保护支撑结构几部分组成,其中:电磁系统包括:线圈、铁心、支架、衔铁;接触系统包括:可动/固定触点、簧片、固定端子;返回机构主要为复归簧片;保护支撑结构包括:外壳和底座。
目前市面上ISO Micro系列继电器,配合如图1所示,其30端子91都采用铜材料,其轭铁92与30端子91的连接方式是采用铆钉93铆接连接,但采用铆接工艺的连接容易产生铆接不牢,铆接扩张度不够铆接有间隙,导致接触电阻大,当过大电流时,容易出现端子过热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消除接触电阻的继电器,其可避免因铆接间接导致的接触电阻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消除接触电阻的继电器,包括外壳、线架组件、轭铁、30端子、87端子、底座、87A端子、电阻、铁芯及动簧组件,所述的轭铁与30端子为连为一体的结构。
所述的连为一体的轭铁与30端子由铁材制成,并在所述连为一体轭铁与30端子表面先镀一层铜层,再于铜层之外镀一层锡层。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
1.由于轭铁与30端子为连接为一体的结构,不但兼顾了轭铁与30端子两者的结构和功能,同时由于不需铆接,因此没有铆接接触面小或者有铆接间隙导致的接触电阻大的影响;
2.由于轭铁与30端子为连接为一体的结构,因此只需一付模具就可以成型,可以降低成本;
3.30端子表面处理采用铜打底镀锡,由于继电器在使用寿命期内插拔次数较少,镀层损耗也较少,因此与连接器连接的接触电阻并不比铜端子的差。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继电器30端子与轭铁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轭铁与30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是一种可消除接触电阻的继电器,如图2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继电器包括外壳1、线架组件2、轭铁3、30端子4、87端子5、底座6、87A端子7、电阻8、铁芯9及动簧组件10,而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均与现有技术的原理相同,故不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所述的轭铁3与30端子4为连为一体的结构,因此只需一付模具就可以成型。进一步的,由于轭铁是铁材制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为一体的轭铁3与30端子4也可以由铁材制成,此时可在所述连为一体的轭铁3与30端子4的表面先镀一层铜层,再于铜层之外镀一层锡层。
这种轭铁3与30端子4为连接为一体的结构,兼顾了轭铁与30端子两者的结构和功能,同时由于不需铆接,因此没有铆接接触面小或者有铆接间隙导致的接触电阻大的影响。另外,30端子4表面处理采用铜打底镀锡,由于继电器在使用寿命期内插拔次数较少,镀层损耗也较少,因此与连接器连接的接触电阻并不比采用铜端子差,但却大大降低成本。因此这种结构,不仅在工艺上改善了铆接的缺点,且降低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但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拉(厦门)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海拉(厦门)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55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接触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装配的继电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