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吸型离心鼓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4640.2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7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飞;于德梅;刘桂艳;强红;毛靓华;祁志刚;梅元平;李耀祖;李雀屏;金鑫;杜崇洋;王文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F04D29/42;F04D29/0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869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吸型 离心 鼓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制酸领域的透平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吸型离心鼓风机。
背景技术
双吸型离心鼓风机是制酸装置的核心设备,用来输送制酸流程中干燥塔前的空气或塔后的SO2工艺气。随着装置大型化、工艺流程先进化,双吸鼓风机结构上从闭式二元叶轮到闭式三元叶轮、再到半开式三元高效叶轮,用型环与半开式叶轮的间隙配合来保证气体在型环与轮盘、叶片所形成的流道中被压缩。通用半开式叶轮的型环为整体铸造加工,由于该机型为双支撑结构,整体制造的型环装配困难,型环间隙也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双吸型离心鼓风机现有整体铸造型环存在的装配困难、型环间隙难以保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型环分为两半的双吸型离心鼓风机。该双吸型离心鼓风机分为两半的型环消除了型环装配的局限性,保证型环与半开式叶轮的间隙,充分发挥双吸型半开式叶轮鼓风机大流量、高压比的优势,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主轴、半开式三元高效叶轮、轴承、轴承箱、型环及水平剖分的上机壳和下机壳,所述型环分为形状、结构相同的上型环及下型环。
其中:所述下型环安装在下机壳上,上型环与下型环在水平中分面处相连,所述上型环与上机壳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下型环与下机壳之间设有调整垫片,通过该调整垫片调整所述下型环进而调整整个型环与所述半开式三元高效叶轮之间的轴向距离;所述上型环及下型环在水平中分面处分别设有平台,上型环及下型环在各自的平台处通过定位销及把合螺栓固接;所述上型环及下型环在各自的平台处上下把合,型环整圆加工;所述上型环的外圆周表面与上机壳之间以及下型环的外圆周表面与下机壳之间分别通过O型密封圈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型环设计为形状、结构相同的上下两半结构,有效地解决了双支撑结构型环难以装配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上型环安装在下型环上,下型环安装在下机壳上,上型环与上机壳之间为间隙配合,通过调整垫片调整下型环达到调整整个型环与半开式三元高效叶轮间隙的作用,使型环的调整、检修工作更加简单便捷。
3.本实用新型的型环整圆加工、上下把合,有效地避免型环安装时错口、机壳热变形对型环间隙的影响。
4.本实用新型的型环与机壳之间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减小了内泄露循环损失,保证整机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型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I处的放大图;
其中:1为上机壳,2为下机壳,3为上型环,4为下型环,5为主轴,6为半开式三元高效叶轮,7为止推轴承,8为支撑轴承,9为轴承箱座,10为轴承箱,11为叶片扩压器,12为平台,13为定位销,14为把合螺栓,15为调整垫片,16为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轴5、半开式三元高效叶轮6、止推轴承7、支撑轴承8、轴承箱10、轴承箱座9、叶片扩压器11、型环及水平剖分的上机壳1和下机壳2,其中型环如图3所示,分为形状、结构相同的上型环3及下型环4。上机壳1、下机壳2、上型环3、下型环4及叶片扩压器11为鼓风机的定子组部,主轴5及半开式三元高效叶轮6为转子组部。主轴5安装在上、下机壳1、2中间,主轴5的两端分别由上、下机壳1、2的两侧穿出,并分别连接止推轴承7、支撑轴承8,止推轴承7、支撑轴承8容置于固定在轴承箱座9上的轴承箱10内。半开式三元高效叶轮6位于上、下机壳1、2中,并安装在主轴5上,随主轴5旋转。
上型环3及下型环4在水平中分面处分别设有平台12。如图2所示,下型环4固接在下机壳2上,上型环3与下型环4在各自的平台12处通过定位销13及把合螺栓14把紧固接,上型环3与上机壳1之间为间隙配合。上型环3及下型环4在各自的平台12处是上下把合的,型环整圆加工,有效地避免了型环安装时错口、机壳热变形对型环间隙的影响。上型环3的外圆周表面与上机壳1之间以及下型环4的外圆周表面与下机壳2之间分别通过O型密封圈16密封,减小了内泄露循环损失,保证整机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46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