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循环的恒温电热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04622.4 | 申请日: | 2013-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2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 发明(设计)人: | 何排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排枝 |
| 主分类号: | A47C21/04 | 分类号: | A47C2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张清 |
| 地址: | 528425 广东省中山市东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循环 恒温 电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床,尤其涉及一种水循环的恒温电热床。
背景技术
在寒冷的冬天里,人们睡在普通的床体上身体容易感到冰冷,影响睡眠质量,并且还需要盖上很多的被子保暖,造成翻身或者身体活动不便,特别是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这些情况更加严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两种电热床,一种是在床体内设置有发热管以给人供暖,但是这种电热床在靠近发热管的地方较热,远离发热管的地方较冷,使得床体的温度不均匀,局部地方过热,温差大,使躺在其上的人不舒适,严重时还会造成皮肤老化、皮肤痕痒等问题;另一种是先把水加热后,再通过软水管使热水可以在床体内流动,输送热量,但是这样供暖效果差,并且软管不能使热水到达床体的每个角落,也会导致床体出现较小的温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循环的恒温电热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循环的恒温电热床,包括床体、循环水泵和发热管,所述床体为容纳循环用水的容水腔,且该容水腔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发热管设置在所述容水腔内。
所述床体内设置有支撑板将所述床体分隔成若干个容水腔,所述支撑板底部开设有连通槽,使相邻的容水腔相互连通。
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侧壁,所述支撑板为空心管道,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通向支撑板内的空心管道,将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形成流水通道;每个容水腔的支撑板侧壁均设置有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床体为容纳循环用水的容水腔,其内设置有发热管,水被发热管加热后,在出水口被循环水泵的输入端吸进循环水泵内,再经循环水泵作用,水从循环水泵的输出端喷出,并从进水口流进容水腔,构成一循环流动系统,使水一直处在流动加热的状态,在保证水可以被不断加热的同时,通过水的循环流动,使热量在水中迅速地传递,到达床体的每一个角落,不会造成靠近发热管的地方局部温度高或者远离发热管的地方局部温度低的情况,使床体的温度恒定,供暖效果好,人躺在床体上自然舒适,不会出现皮肤老化、皮肤痕痒等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拆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水循环的恒温电热床,包括床体1、循环水泵2和发热管4,所述床体1为容纳循环用水的容水腔,且该容水腔开设有进水口6和出水口7,所述出水口7与所述循环水泵2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进水口6与所述循环水泵2的输出端15连通,所述发热管4设置在所述容水腔内。
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床体1为容纳循环用水的容水腔,其内设置有发热管4,水被发热管4加热后,在出水口7被循环水泵2的输入端吸进循环水泵2内,再经循环水泵2作用,水从循环水泵2的输出端15喷出,并从进水口6流进容水腔,构成一循环流动系统,使水一直处在流动加热的状态,在保证水可以被不断加热的同时,通过水的循环流动,使热量在水中迅速地传递,到达床体1的每一个角落,不会造成靠近发热管4的地方局部温度高或者远离发热管4的地方局部温度低的情况,使床体1的温度恒定,供暖效果好,人躺在床体1上自然舒适,不会出现皮肤老化、皮肤痕痒等不良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在床体1内设置有支撑板3将所述床体1分隔成若干个容水腔,这样,在支撑板3的支撑作用下,不会出现局部凹陷的情况,保证床体1结构紧凑、牢固;并且在支撑板3底部开设有连通槽10,使相邻的容水腔相互连通,用以保证容水腔内的水可以不断地流动,把热量带至各个床体1的每一个角落,电热床的供暖效果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水口6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侧壁,所述支撑板3为空心管道,所述循环水泵2的输出端15通向支撑板3内的空心管道,将所述循环水泵2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水口6连通,形成流水通道,像这样把流水通道隐藏在支撑板3内,不需另外设置软水管进行连通;且还能确保支撑板3本身保持足够的温度,使整个床体1不会出现死角,电热床的供暖效果更均匀,设计十分巧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每个容水腔的支撑板3侧壁均设置有进水口6,水经流水通道后直接从每个进水口6流进容水腔内,能更好地带动处在流动死角的水流动,特别是在床体1面积较大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容水腔内的水循环流动,进一步地使电热床的供暖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排枝,未经何排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46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淋浴增压水龙头装置
- 下一篇:控制滤水及混合水的水龙头本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