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稀土永磁风力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4444.5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2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跃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32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永磁 风力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稀土永磁风力发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稀土永磁发电机由于效率高及使用成本低等优点,越来越受使用者的青睐,市场占有率迅速攀升,但近年来,稀土市场价格日渐高涨,这使稀土永磁发电机的制造成本显得非常高,以至于有部分使用者无法承受。
现行的风力发电机采用铁氧体永磁体,这种结构的风力发电机不仅结构体积大、较重,且启动较困难,使用寿命较短,再者,这种发电机的发电效率不高,不能在微风时产生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永磁风力发电机,通过在发电机转子外围设置燕尾槽,并在燕尾槽内安置钕铁硼永磁体,克服了现有的铁氧体永磁体发电机发电效果不理想的缺点,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稀土永磁风力发电机,包括外壳、设于外壳两端的端盖以及设于外壳内的定子、转子,其中,定子采用双层绕组,转子的外周沿轴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上小下大的燕尾槽,每个燕尾槽内设置有一与该燕尾槽形状相配合的板状钕铁硼永磁体,这些永磁体的S、N极相互对置,并通过燕尾槽固定在转子上;
燕尾槽之间还设置有隔磁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燕尾槽的数量为10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隔磁槽的截面呈一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体积、重量小,在较小的风力先即可启动,发电效率高;钕铁硼永磁体易于安装于定子上,简化了安装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稀土永磁风力发电机的定子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稀土永磁风力发电机包括外壳、设于外壳两端的端盖以及设于外壳内的定子、转子10。
在定子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安置绕组的燕尾槽11,且这些绕组采用双层绕组。
转子10的外周沿轴向均匀开设有若干燕尾槽11,这些燕尾槽11的界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每个燕尾槽11内均设置有一个与该燕尾槽11形状相配合的板状钕铁硼永磁体12,这些永磁体12的S、N极相互对置,并通过燕尾槽11直接固定在转子10上。
在燕尾槽11之间还设置有隔磁槽13,这些隔磁槽13的界面呈一字形,用于改善磁场波形,减少电磁谐波损耗;在本实施例中,燕尾槽11的数量为10个。
在组装本实用新型时,钕铁硼永磁体12可以直接从转子10的两端沿着燕尾槽11置入,此时钕铁硼永磁体12便直接固定于燕尾槽11内,有效简化了安装生产。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钕铁硼永磁体12,相对于传统的铁氧体永磁体具有更高的磁能积,故可以大幅度减少整个风力发电机的体积和重量,使得在风里较小的情况下,风力发电机也能够启动工作,发电效率大幅度提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跃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跃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44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