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砂水力锚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4230.8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6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启;陆利新;谢选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优强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3/04 | 分类号: | E21B2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周晓玲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是一种油田、油水井用的管柱锚定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防管柱蠕动的防砂水力锚。
背景技术
在水井注水或者在压裂、酸化等措施作业时,为了防止大压差造成的管柱窜动,常使用水力锚作为管柱锚定工具。水力锚用于固定油管及工具串;防止油管柱与套管产生相对位移,并提高井下工具及管柱的承压能力。水力锚工作原理是:当油套产生一定压差时,锚爪会自动伸出并卡在套管内壁上,实现锚定油管柱的作用;当油套管压差消失时,锚爪在其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收回复位。
现有的水力锚结构设计上存在缺陷:其锚爪孔内侧由于缺少排砂的空隙,进入锚爪孔内的砂石无法排除,容易造成其锚爪常因砂卡而造成不能正常回收。这样不但会使得作业管柱不能正常起出,甚至会因这个小问题造成油井的大修作业,造成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防砂水力锚,以解决现有水力锚易于砂卡的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砂水力锚,包括:锚体、衬管、锚爪,在所述锚体侧壁上均匀分布有三到四组沿其轴向排列的锚爪孔,还包括泄砂槽;锚爪孔靠近锚体内壁的一端设有限位台肩,在所述限位台肩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开有泄砂槽。
其中,所述衬管装在锚体的中心孔内;衬管的外壁和锚体的内壁之间有环形过液通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满足水力锚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结合泄砂槽和衬管的结构设计,能有效的防止锚爪砂卡,解决了水力锚砂卡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2中:1为锚体,2为衬管,3为密封圈,4为复位弹簧,5为锚爪,6为压板,7为螺钉,8为压板槽,9为复位弹簧安装沉孔,10为限位台肩,11为泄砂槽,12为锚爪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它主要由锚体1、衬管2、密封圈3、复位弹簧4、锚爪5、压板6、螺钉7组成。所述锚体1在其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四组锚爪孔12,并且每组锚爪孔12沿锚体1的轴向均匀排列;所述锚爪孔12内分别设有用于限制锚爪5的安装位置的限位台肩10,在限位台肩10的上端和下端开有泄砂槽11。
所述复位弹簧4为旋向相反的组合弹簧;所述锚爪5装有一道密封圈3,在锚牙端的锚爪孔12位置开有压板槽8及复位弹簧安装沉孔9,通过复位弹簧4和压板6把锚爪5压在锚爪孔12内;所述压板6靠螺钉7固定在锚体1上;
所述衬管2装在锚体的中心孔内,在衬管和锚体中心孔之间有环形过液通道。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当锚体1的中心孔内的液体压力升高时,液体会进入衬管2的外壁和锚体1的内壁之间有环形过液通道。锚爪5会在液体的作用下向锚体1外侧伸出,锚爪5的锚牙嵌入套管壁内锚定以防止窜动。当锚体1内外的压力平衡后,锚爪5在压板6内复位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收回,解除锚定作用。
若有固体颗粒进入锚爪孔内12,在锚爪5复位时,固体颗粒和液体混合物会在锚爪5的作用下被锚爪5从锚爪孔12经泄砂槽11推出,从而避免砂卡锚爪5现象的发生。
此外,衬管2也可以防止液体中的压裂砂等固体颗粒进入锚爪孔12内部,二者的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优强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优强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42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井参数监测与数据传输装置
- 下一篇:油井快速抢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