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电源独立叠加新型励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3386.4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9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念;黄大可;瞿浩;李顺;潘荣超;王利来;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9/30 | 分类号: | H02P9/3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邓继轩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独立 叠加 新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电源独立叠加新型励磁装置,属于电气工程的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励磁系统作为发电机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提供了可靠保障。随着大机组电网的发展,对故障情况下强励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实际设计中强励能力受到励磁参数、结构因素和控制因素的限制,不能到达设计要求。特别是在自并励励磁方式下,其励磁电压受到发电机机端电压的影响,使得强励性能进一步减弱。在现有机组中,为了达到很高的强励倍数,已经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比如增大整流变压器的容量、使用高规格的整流器、多重复杂的过电压保护等等。总之,是以百分之百的在线储备来应对概率很小的强励需求,长期以一种低效的模式运行。
此外,自并励磁励磁系统运行中存在谐波污染问题。自并励励磁系统中晶闸管的使用带来的谐波污染,往往使得励磁变压器因温度过高而烧毁,所以励磁系统中谐波的抑制具有实际意义。
综上所述,励磁系统的诸多问题的解决都可以归结于强励方式的改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电源独立叠加新型励磁装置,其特点是将传统的预备式强励改为现在的离线后备式强励,可以大大减小设备容量、抑制谐波污染、为系统提供不受限制的超强励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多电源独立叠加新型励磁装置包括交流电源,电力电子开关,三绕组励磁变压器,外接交流电源,第一整流器,励磁调节器AVR1,灭磁电阻,第二整流器,强行励磁电源,电力电子开关,励磁绕组,发电机机组;励磁变压器的高压绕组与发电机机端连接,低压绕组与第一整流器连接,整流器输出与励磁绕组连接,中压绕组与强行励磁电源连接,外接交流电源与强行励磁电源连接。励磁调节器AVR1的一端与低压绕组的输出端连接,另 一端与第一整流器连接;励磁调节器AVR2一端与中压绕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整流器连接。
所述外接交流电源的交流电源通过电力电子开关与第二整流器的交流侧连接。
所述强行励磁电源的第二整流器通过电力电子开关与励磁变压器中压绕组连接,励磁变压器的中压绕组上设置高次谐波滤波电路,形成高低压绕组间的屏蔽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独立叠加式强励,解除了励磁变压器容量与强励能力的捆绑,在保证高倍数的强励顶值电压前提下,减小了相应励磁变压器的容量。
2外接交流电源可以提供超高倍数的强励顶值电压,能保证大容量电网的励磁稳定性。
3采用三绕励磁变压器,中压绕组上设置高次滤波电路,形成高低压绕组之间的屏蔽层,阻止高次谐波传输,能有效减小谐波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1 交流电源,2 电力电子开关,3 三绕组励磁变压器,4 外接交流电源,6 第一整流器,5.励磁调节器AVR1,7 灭磁电阻,8 第二整流器,9 强行励磁电源,10.励磁调节器AVR2,11.电力电子开关,12.励磁绕组,13.发电机机组。
图2为三绕组励磁变压器原理图
3-1高压绕组,3-2中压绕组,3-3低压绕组,3-4高次谐波滤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
多电源独立叠加新型励磁装置包括交流电源1,电力电子开关2,三绕组励磁变压器3,外接交流电源4,第一整流器6,励磁调节器AVR15,灭磁电阻7,第二整流器8,强行励磁电源9,电力电子开关11,励磁绕组12,发电机机组13;励磁变压器3的高压绕组3-1与发电机13机端连接,采取发电机机端电压作为整流器的输入功率;低压绕组3-3与第一整流器5连接,整流器6输出与励磁绕组12连接;中压绕组3-2与强行励磁电源9连接, 外接交流电源4与强行励磁电源9连接。励磁调节器AVR15的一端与低压绕组3-3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整流器6连接,起到对整流器6的调节作用。
所述外接交流电源4的交流电源1通过电力电子开关2与第二整流器8的交流侧连接。可以给系统提供不受限制的超强励磁电压,当系统需要很高的强励电压时,电力电子开关2接到触发命令后,将交流电源1接入,增加整流器8交流侧电压,输出更高的励磁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未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33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