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表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2876.2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9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升;彭伟;董印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表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保护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表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表箱内的进线开关到电能表之间的电缆线须从开关的左端或右端绕至电能表进线孔内,在这种结构中,电缆线的使用量过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电缆线长度的增加还造成了能量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表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进线开关到电能表之间的电缆线用量过长而造成的电能损耗过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表箱,该电表箱包括箱体、电能表、进线开关以及连接导线,其中,电能表可拆卸地设置在箱体内部;进线开关设置在箱体内且位于电能表的下方;连接导线包括直线段和设置在直线段两端的第一接线头和第二接线头,直线段设置在进线开关的背面,第一接线头与进线开关连接,第二接线头与电能表连接。
进一步地,箱体包括矩形底板和围设在矩形底板四周的侧板。
进一步地,电表箱还包括设置在矩形底板上的第一安装柱台,进线开关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安装柱台上,进线开关与矩形底板之间设置有安装连接导线的安装通道。
进一步地,连接导线为多根,多根连接导线的直线段束扎在一起并设置在安装通道内。
进一步地,电表箱内还包括设置在矩形底板上的第二安装柱台、第三安装柱台以及第四安装柱台,第二安装柱台、第三安装柱台、第四安装柱台以及第一安装柱台均位于箱体的同一高度上,其中,第二安装柱台和第三安装柱台上可拆卸地安装有进线端子,第四安装柱台上可拆卸地安装有隔离开关,且进线端子和隔离开关位于进线开关的两侧。
进一步地,进线开关和隔离开关之间可拆卸地设置有接地端子。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柱台、第二安装柱台、第三安装柱台以及第四安装柱台固定在矩形底板上,并且从矩形底板上突伸的高度相等。
进一步地,连接导线为电缆线。
进一步地,箱体上设置有箱体盖。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电表箱包括箱体、电能表、进线开关以及连接导线,其中,电能表可拆卸地设置在箱体内部;进线开关设置在箱体内且位于电能表的下方;连接导线包括直线段和设置在直线段两端的第一接线头和第二接线头,直线段设置在进线开关的背面,第一接线头与进线开关连接,第二接线头与电能表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表箱,电能表和进线开关之间的连接导线是设置在进线开关背面,并且是采用直线连接的方式连接的,这样可以减少连接导线的使用量,降低电能的消耗的同时还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表箱的电能表和连接导线连接方式的立体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电表箱的电能表、进线开关、进线端子、接地端子以及隔离开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表箱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号表示的结构如下:
10、箱体;20、电能表;30、进线开关;40、连接导线;41、直线段;42、第一接线头;43、第二接线头;11、矩形底板;12、侧板;111、第一安装柱台;112、第二安装柱台;113、第三安装柱台;114、第四安装柱台;50、进线端子;60、接地端子;70、隔离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电表箱包括箱体10、电能表20、进线开关30以及连接导线40,其中,电能表20可拆卸地设置在箱体10内部;进线开关30设置在箱体10内且位于电能表20的下方;连接导线40包括直线段41和设置在直线段41两端的第一接线头42和第二接线头43,直线段41设置在进线开关30的背面,第一接线头42与进线开关30连接,第二接线头43与电能表20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表箱,电能表20和进线开关30之间的连接导线40是设置在进线开关30背面,并且是采用直线连接的方式连接的,这样可以减少连接导线40的使用量,降低电能的消耗的同时还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28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库更新通知方法
- 下一篇:不使用指示器的虚拟触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