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腐蚀粘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0751.6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5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赵建刚;韩天夫;陈延滨;王琪;孙鹏;石凯;吴迪;许云博;张晓翼;杨锐;魏瑞;李慧想;程婧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1/14 | 分类号: | G01N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蚀 粘度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钻井行业中,牛顿流体或非牛顿流体的腐蚀性钻井液的粘度测试仪器,具体是一种耐腐蚀粘度计。
背景技术:
随着常规油气田开采的不断深入,非常规油气领域的开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开采条件的巨大差别导致常规钻井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出现了众多新型钻井液,其中很重要的一类就是具有比较强腐蚀性钻井液。对于测定这类钻井液的粘度性能常规粘度计是无法完成的,首先,会腐蚀测试部分,如外筒和内筒,其次,测试液体(尤其是易挥发的样品)有可能腐蚀仪器表盘的轴承部分,该部分如果被腐蚀,那仪器就会读数变化非常大,无法使用。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耐腐蚀粘度计,解决测定腐蚀性液体粘度时易损坏测试仪器的问题,拓宽了粘度计的使用领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该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1、一耐腐蚀粘度计,该粘度计包括放大视窗1、扭矩传感器2、指示盘3、耐腐蚀轴承4、迷宫式密封5、耐腐蚀合金浮子6、耐腐蚀合金外筒7、底盘8、智能数据处理控制器9、电机10、皮带轮11,
其特征在于,电机10通过皮带轮11带动耐腐蚀合金外筒7旋转,液体产生的剪切应力作用于耐腐蚀合金浮子6使其产生相应大小的力矩,受扭矩传感器2限制指示盘3会转动相应角度,通过放大视窗1读取粘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粘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粘度计的转速控制为数字显示,含有固定十二个档位及0-1100rpm无级调速,转速精度0.01rp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粘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粘度计的测试结果由放大视窗1读取,采用指针表盘式结果显示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粘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粘度计与测试样品接触的测试部分6、7采用耐腐蚀合金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粘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合金外筒7与耐腐蚀轴承4连接部分采用迷宫式密封,有效隔绝易挥发性腐蚀气体进入仪器上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粘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合金外筒7与指示盘3之间采用耐腐蚀轴承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采用固定转速档位和无级变速档位相结合的方式设定转速,既能满足钻井液标准测试程序的固定转速条件,又能满足特定用户对任意转速的要求。利用高精度扭矩传感器感应测试样品的粘度变化,指针式测试结果显示,能够更好的观察到粘度的变化浮动。粘度计的耐腐蚀测试部件、迷宫式密封及耐腐蚀轴承能够非常有效的防止腐蚀性测试样品对仪器的腐蚀,方便仪器清洗保养,保持测试精度,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耐腐蚀粘度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放大视窗1、扭矩传感器2、指示盘3、耐腐蚀轴承4、迷宫式密封5、耐腐蚀合金浮子6、耐腐蚀合金外筒7、底盘8、智能数据处理控制器9、电机10、皮带轮1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耐腐蚀粘度计,用于测试牛顿流体或非牛顿流体的腐蚀性钻井液的粘度,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泥浆实验室和钻井现场,也可以应用于研究有关钻井液处理剂、添加剂的科研院所或生产单位,测定钻井液或其它腐蚀性流体的粘度。
该耐腐蚀粘度计包括:放大视窗1、扭矩传感器2、指示盘3、耐腐蚀轴承4、迷宫式密封5、耐腐蚀合金浮子6、耐腐蚀合金外筒7、底盘8、智能数据处理控制器9、电机10、皮带轮11。
将耐腐蚀合金外筒7、耐腐蚀合金浮子6及指示盘3连接于粘度计支架上,电机10转动,由皮带轮11传动,带动耐腐蚀合金外筒7转动。
连接耐腐蚀合金浮子6的内轴用耐腐蚀轴承4限位并用卡簧固定。扭矩传感器2安装在内轴的顶部。耐腐蚀合金浮子6以锥面旋转方式安装于内轴的下部。转速显示屏、固定转速及无极调速旋钮安装在机壳顶部的中后部。通过电缆连接在智能数据处理控制器9上。智能数据处理控制器9通过支撑杆固定在电机10上。
耐腐蚀合金外筒7旋转带动测试样品流动,液体的粘度导致耐腐蚀合金浮子6产生一定大小的扭矩,经扭矩传感器2检测后得到表观粘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07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英语音标教学用具
- 下一篇:一种高效大型冲击式吸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