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0117.2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4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卞万民;唐玉平;佘武寿;洪元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28 | 分类号: | B66D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煤矿运输系统中调度绞车、回柱绞车等小绞车缠绳时使用的一种锁绳器。
背景技术
调度绞车、回柱绞车等小绞车,是煤矿主要运输设备之一,在煤矿应用非常广泛。绞车钢丝绳的缠绕和使用非常关键,钢丝绳缠绕时容易出现咬绳、爬绳、排列不齐、不实等现象,会给绞车使用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根据现场实践经验,为了减少上述问题的出现,绞车缠绕钢丝绳时,基本上都是用元宝卡子配合绳套对钢丝绳进行固定,即通过在轨道下钻孔穿一根绳子做成一个绳套,再通过元宝卡子同时把绳套和钢丝绳卡在一起来对钢丝绳进行固定。
上述方法操作相对繁琐,固定点不易选择;而且在小绞车缠绳过程中绳套容易出现摆动使得钢丝绳固定不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绳器,以克服在小绞车缠绳过程中钢丝绳固定不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绳器,包括:主板和副板;
所述主板的第一表面的下部设有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表面的上部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副板的第一表面的下部对应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副板的第一表面的上部对应设有第二固定孔;
所述主板的第一表面和所述副板的第一表面贴合在轨道上时,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容纳所述轨道的空间,且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将所述主板的上部和所述副板的上部固定;
所述主板面向两条轨道中心的表面上设有对绞车钢丝绳进行限位的卡 环。
进一步地,所述卡环为可拆卸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卡环通过一卡座固定在所述主板上。
进一步地,根据上述任一锁绳器,所述主板具有一沿与轨道方向垂直的方向向上凸出的凸出部,所述卡环固定在所述凸出部面向两条轨道中心的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锁绳器,通过把主板的第一凹槽和副板的对应的第二凹槽分别卡在轨道上,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将主板的上部和副板的上部固定在一起,把钢丝绳通过主板上的卡环卡在主板上,操作简单易行,固定点容易选择,实现了小绞车缠绳过程中对钢丝绳的牢固固定。解决了现有的锁绳方式中存在的操作繁琐、固定点不易选择及对钢丝绳固定不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锁绳器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一锁绳器上部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绳器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锁绳器;
1:主板;
2:副板;
11:主板1的第一表面;
3:第一凹槽;
4:第一固定孔;
21:副板2的第一表面;
5:第二凹槽;
6:第二固定孔;
7:卡座;
8:卡环固定孔;
1A:凸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锁绳器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一锁绳器上部的右视图。如图1所示,锁绳器的剖面为与轨道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本实施例的锁绳器10,包括:主板1和副板2;主板1的第一表面11的下部设有第一凹槽3且第一表面11的上部设有第一固定孔4,副板2的第一表面21的下部对应设有第二凹槽5,副板2的第一表面21的上部对应设有第二固定孔6;主板1的第一表面11和副板2的第一表面21贴合在轨道上时,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5形成容纳轨道的空间,且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孔4和第二固定孔6将主板1的上部和副板2的上部固定;主板1面向两条轨道中心的表面上设有对绞车钢丝绳进行限位的卡环。
现有的锁绳方式是利用元宝卡子配合绳套的方式,通过在轨道下钻孔穿一根绳子做成一个绳套,再通过元宝卡子同时把绳套和钢丝绳卡在一起来对钢丝绳进行固定。上述方式操作相对繁琐,固定点不易选择;而且在小绞车缠绳过程中绳套容易出现摆动使得钢丝绳固定不牢。
为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引入一种新的锁绳器来对钢丝绳进行固定。如图1所示,在绞车缠绕钢丝绳时,把主板1的第一凹槽3和副板2的对应的第二凹槽5分别卡在轨道上,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孔4和第二固定孔6将主板1的上部和副板2的上部固定在一起,把钢丝绳通过主板1上的卡环卡在主板1上,钢丝绳的延伸方向与轨道方向平行。本实施例中,巷道如果是斜巷的话,锁绳器10最佳的固定位置可以是斜巷变坡点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主板1和副板2固定的更佳牢固可以采用两个螺栓分别穿过两个第一固定孔4和第二固定孔6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01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