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播报震动式动态噪音监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9917.7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9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潘柯娜;王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11/06 | 分类号: | G01H1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播报 震动 动态 噪音 监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播报震动式动态噪音监控器,用于对生活、工作区域环境噪音情况的检测和监控,以便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和降低噪音源噪声,减少周边噪音对人体造成的影响,确保健康。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工业化的进程,以及城市的发展建设,工厂越来越多,车辆拥有量持续上升,随之就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产生了众多的噪声源。长期生活在噪音污染中,使人难以休息和睡眠,影响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对视力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出生以后可能造成神经行为异常。
目前,国内对于噪声监测与保护听力的民用噪声检测器研究还不够深入,目前市场上民用噪音检测设备存在体积过大或者功能简单的弊端,一般只有灯光报警功能,对于行动不便和存在视力障碍的个人,使用非常不便,导致无法对生活环境噪音情况得到良好的监控及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光电显示、震动、语音播报等多种反馈方式的智能播报震动式动态噪音监控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智能播报震动式动态噪音监控器,包括充电电池、显示屏、声音采集单元、信号预处理单元、信号转换单元、单片机、模式选择按钮和灯光报警单元,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震动装置和扬声器,所述的声音采集单元与信号预处理单元连接,信号预处理单元与信号转换单元连接,信号转换单元与单片机连接,模式选择按钮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分别与显示屏、灯光报警单元、震动装置和扬声器连接,充电电池分别与显示屏、声音采集单元、信号预处理单元、信号转换单元、单片机、灯光报警单元、震动装置、扬声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声音采集单元为驻极体麦克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信号转换单元为模数转换芯片PCF859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灯光报警单元包括绿色警示灯、黄色警示灯和红色警示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式选择按钮包括室外模式按钮、睡眠模式按钮和起居模式按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采用驻极体麦克风作为环境噪声收集系统,不失真地采集环境噪声,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放大和阻抗变换。
2、通过信号预处理单元隔离耳机与功能电路,通过峰值检波电路提取音频信号中的最大电压值,作为采样信号。
3、通过以上电路,已将收集到的声音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但由于模拟信号受干扰较大,采用模数转换芯片PCF8591转化为数字信号。
4、利用单片机与预先设定的睡眠模式、起居模式、室外模式的噪音极限数值分别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对噪声分析出正常、预警、报警三种效果,并通过不同颜色的警示灯显示。
5、在人机沟通及显示报警方式上,在灯光报警的基础上,增加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的自动语音提醒和震动提醒方式,使人不需要看设备就能知道目前周围的噪声情况,适合年纪大或者身体行动不便、视力有缺陷的群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向视图。
图4为图1的B向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充电电池14、显示屏1、声音采集单元2、信号预处理单元3、信号转换单元4、单片机5、模式选择按钮6、灯光报警单元7,震动装置8和扬声器9,所述的声音采集单元2与信号预处理单元3连接,声音采集单元2为驻极体麦克风。信号预处理单元3与信号转换单元4连接,信号转换单元4为模数转换芯片PCF8591,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信号转换单元4与单片机5连接,模式选择按钮6与单片机5连接,模式选择按钮6包括室外模式按钮61、睡眠模式按钮62和起居模式按钮63。单片机6分别与显示屏1、灯光报警单元7、震动装置8和扬声器9连接,充电电池14分别与显示屏1、声音采集单元2、信号预处理单元3、信号转换单元4、单片机5、灯光报警单元7、震动装置8、扬声器9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灯光报警单元7包括绿色警示灯71、黄色警示灯72和红色警示灯73。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以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99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拍照功能的可携装置的拍照方式及其方法
- 下一篇:操作地理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