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沼气厌氧消化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8860.9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6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虞方伯;单胜道;骆林平;叶正钱;管莉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02F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沼气 消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沼气产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沼气厌氧消化池。
背景技术
我国南方地区冬季寒冷、漫长,气温、地温均较低,进而导致沼气的产气率低,直接影响了沼气在农村中的推广与应用。同时,我国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而且与城市相比,农村利用太阳能有着许多优势。在中国,太阳能集热和沼气发酵是两项成熟的技术。国内对这两项技术的研究已十分完善,所以将这两项技术结合起来使用是可行的。大型的沼气发酵系统一般包括调浆沉淀池、水解酸化池和厌氧消化池,为了提高沼气产生量,并高效利用太阳能资源,需要对现有沼气发酵系统的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提高沼气产生量、高效利用太阳能资源的沼气厌氧消化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沼气厌氧消化池,包括用于发酵产生沼气的池体,池体上设置进料管、导气管和出渣管,池体的导气管与气水分离器相连,池体的出渣管连接至沉淀池,其特征在于:该沼气厌氧消化池还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和水箱,太阳能热水器与水箱通过管路连接,太阳能热水器与池体之间通过出水管路相连并进行热交换,所述的池体内设置有与太阳能热水器的出水管路相连通的换热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池体有3个,3个池体为依次相连的呈方形的混凝土结构,相邻的两个池体之间共用一个侧壁。
作为优选,相邻的两个池体之间通过设置在共用的侧壁上的两个物料交换孔连通,两个物料交换孔中的一个位于池体中部位置,另一个位于距池体底部15-20厘米处。
作为优选,所述的池体的顶部设有圆形的检修孔,检修孔通过圆形盖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气管设置在圆形盖上,导气管的下方、池体顶壁上固定有环形导气筒,环形导气筒的底部朝向池体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的换热管为蛇形盘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装置对牛粪等进行沼气发酵,沼气池的池温得到提升,产气率增加。因此证明,本装置可以很有效的提升沼气池的温度,从而提升产气率,COD的去除率随着冬季的到来也会有所下降,但也基本维持70%以上的去除率。因此,本装置也可以显著提升COD的去除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箱,2、太阳能热水器,21、出水管,22、分支管路,3、池体,31、进料管,32、导气管,33、出渣管,34、换热管,35、物料交换孔,36、圆形盖,37、环形导气筒,4、气水分离器,5、沉淀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沼气厌氧消化池,包括太阳能热水器2、水箱1、用于发酵产生沼气的池体3,池体3上设置进料管31、导气管32和出渣管33,池体的导气管32与气水分离器4相连,池体的出渣管33连接至沉淀池5。太阳能热水器与水箱通过管路连接,太阳能热水器与水箱内的水通过管路进行循环。太阳能热水器与池体之间通过出水管路21相连并进行热交换池体内设置有与太阳能热水器的出水管路21相连通的换热管34。换热管均为蛇形盘管。
本实施例中,池体有3个,3个池体为依次相连的呈方形的混凝土结构,池体底部为弧形,相邻的两个池体之间共用一个侧壁。相邻的两个池体之间通过设置在共用的侧壁上的两个物料交换孔35连通,两个物料交换孔中的一个位于池体中部位置,另一个位于距池体底部20厘米处。
池体的顶部设有圆形的检修孔,检修孔通过圆形盖36密封。池体的导气管32设置在圆形盖36上,导气管的下方、池体顶壁上固定有环形导气筒37,环形导气筒的底部朝向池体底部。环形导气筒一方面用于使池体内产生的沼气导向池体顶部,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发酵时池体两侧壁的混合物料产生的气体沿着壁面将混合物料带向池体顶部,从而堵住检修孔或导气管32。
为提高冬季产气量,确保冬季正常产气,将太阳能热水器与池体连接使两者产生热交换,供水温度一般45℃-55℃,热水通过钢管在池体内循环,利用热交换原理提高池体内温度,从而提高产气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88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空中捕鱼灯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带操作机构塑壳断路器的位置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