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检查仪数据采集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8529.7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8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楚建军;李绍云;刘毅;詹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四方瑞邦测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检查 数据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轨道的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检查仪数据采集箱。
背景技术
铁路高速化是当今世界铁路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确保高速铁路的运行安全和质量,需要建立更加严密的作业标准和养护维修模式,并配备高精度测量控制网和精密检测装备,轨道检查仪就是其中的一种检测设备。现有轨道检查仪的数据采集系统集成在检查小车的内部,不便于检测和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检查仪数据采集箱,不仅解决了检测和维修的问题,而且保证数据传输完整性,方便电池的安装与拆卸。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轨道检查仪数据采集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电池、电路板、捷联惯性传感器、小车无线通讯元件;所述电池安装在箱体内部右侧;所述捷联惯性传感器安装在电池的旁边,捷联惯性传感器的下端固定在箱体的底部;所述箱体设置有四块电路板,安装在箱体内部左侧且四块电路板纵向平行排列;所述小车无线通讯元件安装在箱体内,一端伸出箱体外侧;所述箱体右侧外边缘设置有扣盖;所述箱体右侧内边缘设置有电池压框;所述箱体右侧下部设置有接口a和接口b,接口a通过数据线与笔记本电脑连接,接口b通过数据线与轨道检查仪横梁上的数据采集接口连接。所述电池为锂电池。所述捷联惯性传感器内设置有三个陀螺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检查仪数据采集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各种测试和通讯元件设置在电气箱内,方便了检测和维修;
2、设置的电池压框便于安装和拆卸电池;
3、采用的电池为锂电池,可以充放电,大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4、即可采用有线传输数据,又可采用无线传输数据,增加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轨道检查仪数据采集箱的立体图;
图2为轨道检查仪数据采集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2、电池;3、电路板;4、捷联惯性传感器;5、小车无线通讯元件;6、扣盖;7、电池压框;8、接口a;9、接口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道检查仪数据采集箱,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有电池2、电路板3、捷联惯性传感器4、小车无线通讯元件5;电池2安装在箱体1内部右侧;捷联惯性传感器4安装在电池2的旁边,捷联惯性传感器4的下端固定在箱体1的底部;箱体1设置有四块电路板3,安装在箱体1内部左侧且四块电路板3纵向平行排列;小车无线通讯元件5安装在箱体1内,一端伸出箱体1外侧;捷联惯性传感器4内设置有三个陀螺仪;箱体1右侧外边缘设置有扣盖6;箱体1右侧内边缘设置有电池压框7;箱体1右侧下部设置有接口a8和接口b9,接口a8通过数据线与笔记本电脑连接,接口b9通过数据线与轨道检查仪横梁上的数据采集接口连接。电池2为锂电池。
上述小车无线通讯元件5内置有蓝牙。上述电池压框7与箱体1活动连接,电池压框7打开后形成一滑槽,该滑槽便于电池2的安装于拆卸。
设置的接口a8通过数据线与笔记本电脑连接,形成有线连接,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精确性。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四方瑞邦测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四方瑞邦测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85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物疫苗运储装置
- 下一篇:用于轨道车辆的盘形制动夹钳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