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脱氮的蚯蚓生态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7387.2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7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汪龙眠;张毅敏;杨飞;高月香;晁建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蚯蚓 生态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脱氮的蚯蚓生态滤池。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未经控制治理的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水体,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使污染日益严重,其中氮的大量涌入引起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藻华,因此,减轻氮污染及富营养化的压力迫在眉睫。蚯蚓生态滤池是一种强化生态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利用蚯蚓在觅食过程中上下活动,疏松滤料增强了滤层的通透性,利于有机物的降解,蚯蚓以滤床中的生物膜作为食料,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和稳定化,解决了一般生物滤池中的堵塞问题,同时蚯蚓与硝化细菌等微生物之间存在协同生长,提高了系统的硝化作用。
经对现有蚯蚓生态滤池脱氮文献检索发现,现已有利用此技术进行脱氮的方法,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032123.2,专利名称为:蚯蚓生态滤池-反硝化生物滤池组合系统处理有机污水工艺,该技术方案“采用塔式蚯蚓生态滤池和DNBF组合工艺对有机污水达到高效处理的目的,其中总氮平均去除率大于88%,出水达到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另外专利申请号200810018774.1,专利名称为: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态滤池,该技术方案“将塔式蚯蚓生态滤池和人工湿地结合,在高水利负荷下系统的总氮去除率均在85%以上,其它物质去除在90%以上,完全可以达到中水回用”。然而大部分蚯蚓生态滤池完成污水中的脱氮过程是通过多种工艺的组合来实现的,工艺复杂、氮去除率低。另外,现有技术中,对通过单一蚯蚓生态滤池完成高效脱氮还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一蚯蚓生态滤池脱氮效果差及多种工艺组合实现的蚯蚓生态滤池工艺复杂、氮去除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脱氮的蚯蚓生态滤池,它在滤池内增设二次布水管,改变布水方式,有效提高了单一蚯蚓生态滤池对氮的去除率,克服了单一蚯蚓生态滤池总氮去除率低的缺陷。
2、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效脱氮的蚯蚓生态滤池,它包括旋转布水器,所述的旋转布水器下方依次设置有复合蚯蚓床、黄沙层、青石层和鹅卵石层,它还包括调节池、液位计、潜水泵、曝气机、流量计、PLC控制系统和电机,所述的液位计设置在所述调节池的内部侧壁上,所述的潜水泵、曝气机设置在所述调节池的底部,液位计、潜水泵、曝气机、流量计、电机、旋转布水器与PLC控制系统电路连接组成电气控制系统;
所述的复合蚯蚓床和黄沙层下分别设有二次布水管。
优选地,所述的旋转布水器的布水管和二次布水管上均设置有穿孔,孔径平均为1~5mm,二次布水管管壁用无纺布包裹。
优选地,在所述的二次布水管的水平布水管上垂直引出有竖直布水管,所述竖直布水管的上端伸至所述的旋转布水器下方,所述竖直布水管的上管口处设置有球阀,所述球阀与所述电气控制系统电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二次布水管安装在距所述复合蚯蚓床和所述黄沙层的底部1~2cm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的鹅卵石层的底部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的电磁阀与所述电气控制系统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滤池,在滤池前部设有调节池,在污水进入调节池后,用曝气机完成预曝气,增加进水中溶解氧含量,再由潜水泵提升污水。污水的进出和流量通过液位计、流量计、PLC控制系统、球阀和电磁阀控制完成。通过PLC控制系统和液位计判断控制潜水泵的启停,进水流量由流量计控制;电机带动旋转布水器转动完成表层布水;在复合蚯蚓床和黄沙层下部设有二次布水管,球阀控制二次布水管的开启与关闭,流量计控制二次布水流量;布水结束停留一定时间后开启电磁阀将处理后的污水排出系统。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实用新型的蚯蚓生态滤池中增设有调节池,调节池底部设置有曝气机,可有效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有利于硝化反应的进行,降低氨氮的浓度;
(2)本实用新型的蚯蚓生态滤池在复合蚯蚓床和黄沙层下部均设有二次布水管,PLC控制系统通过球阀控制二次布水管的开启与关闭,可实现根据不同的水质和脱氮要求,调节系统二次布水的水量、位置和时间,为系统反硝化提供足够的碳源,与其它单一蚯蚓生态滤池相比明显提高了总氮的去除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蚯蚓生态滤池采用PLC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降低了管理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蚯蚓床、黄沙层、青石层、鹅卵石层从上到下依次分布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73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饮用水中溴酸盐检测的高效吸附小柱
- 下一篇:浓缩型高浓度臭氧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