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造型砂混砂筛分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7083.6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5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胡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得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5/04 | 分类号: | B22C5/04;B22C5/06;B22C5/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53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型砂 筛分 组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技术领域,涉及铸造型砂混砂筛分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型砂作为砂型模体造型材料在使用前需先将按工艺配方初步混合的以砂为主体的各种物料用混砂装置混砂均匀后,再通过筛分装置将其中的大粒度杂质去除以保证铸型砂模的品质。
现有技术的铸造型砂混砂筛分组合装置如图1所示,其混砂装置通常就是一台架设在机架甲2上的通用混砂机3。地面与混砂机3顶部入料口间架设有提升装置4,提升装置4的料斗5最低位时置于地面,混砂时用手推车6将配重好的物料运送到料斗5边用人工铲入料斗5;混好砂出料时则从混砂机3侧下方的斜坡出料口1落入手推车6再推送到筛分装置。其筛分装置通常就是一台架设在机架乙7上的通用圆筒筛8。筛分时用人工将砂铲送到横向设置的圆筒筛8的筛网内,筛选出的型砂则落在圆筒筛8下方地面,用人工铲入手推车6后再运送到铸造场地,筛除的杂质则截留在筛筒内待停机时靠人工移除。
采用这样技术的铸造型砂混砂筛分组合装置当然可以使用,但其混砂装置与筛分装置相对独立,进出料主要靠人工完成,流程还不够合理、效率较低、使用效果还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砂装置与筛分装置合理组合,流程更为合理,减少了人工环节,使用效果更理想的铸造型砂混砂筛分组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铸造型砂混砂筛分组合装置,包括架设在机架甲上的混砂机、架设在机架乙上的圆筒筛、手推车;地面与混砂机顶部入料口间架设有提升装置,提升装置连接有料斗;混砂机侧下方设有斜坡出料口;所述的斜坡出料口落口端与圆筒筛的进料口端对接,机架乙是一个方框架,方框架的架底框间的空间轮廓大于手推车的箱体轮廓;混砂机下方设置有从机架甲一侧地面逐渐深入到机架甲底脚部的坡形坑,料斗处于最低位时料斗口沿低于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斜坡出料口落口端与圆筒筛的进料口端对接,机架乙是一个方框架,方框架的架底框间的空间轮廓大于手推车的箱体轮廓;混砂机下方设置有从机架甲一侧地面逐渐深入到机架甲底脚部的坡形坑,料斗处于最低位时料斗口沿低于地面。混砂进料时,只要先将料斗降到最低位,用手推车将物料直接倒入口沿低于地面的料斗即可;混好砂出料时,物料通过斜坡出料口直接落入圆筒筛内;筛好的出料直接落入预先伸入机架乙下的手推车中推走即可;整个混砂筛分组合装置合理优化整合,流程更为合理,减少了人工环节,使用效果更理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铸造型砂混砂筛分组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编号说明如下:斜坡出料口1、机架甲2、混砂机3、提升装置4、料斗5、手推车6、机架乙7、圆筒筛8、坡形坑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铸造型砂混砂筛分组合装置,包括架设在机架甲2上的混砂机3、架设在机架乙7上的圆筒筛8、手推车6;地面与混砂机3顶部入料口间架设有提升装置4,提升装置4连接有料斗5;混砂机3侧下方设有斜坡出料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坡出料口1落口端与圆筒筛8的进料口端对接,机架乙7是一个方框架,方框架的架底框间的空间轮廓大于手推车6的箱体轮廓;混砂机3下方设置有从机架甲2一侧地面逐渐深入到机架甲2底脚部的坡形坑9,料斗5处于最低位时料斗5口沿低于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得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得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70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体线缆退火工艺盘
- 下一篇:一种新型抗干扰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