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炼钢转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6736.9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3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邬琼;邓勇;王熠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4 | 分类号: | C21C5/4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3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炼钢 转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制造业,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钢转炉。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对高洁净钢生产的需要,与之配套的冶金设备和生产工艺也引起了国内外同行业的高度重视。转炉的挡渣工艺是高洁净钢生产工艺中重要的一环,挡渣效果不好,会直接造成钢水杂质高、回磷量大,后续精炼处理量大,消耗高等后果。
转炉出钢时,炉体向出钢口一侧倾动,炉内钢水及熔渣由熔池向出钢面流动。因为密度的原因,转炉冶炼终点的熔渣始终覆盖在钢水表面,在多数炉次转炉出钢倾动的过程中,熔渣将先于钢水经过出钢口上方,并抵达转炉炉口的位置。
随着转炉公称吨位的提高,尽管有不同的转炉内径高宽比的设计,但结果是转炉炉体尤其是炉身不断变高,这意味着在转炉出钢倾动的角度不变的情况下,钢水及熔渣流动的距离延长,并且,随着转炉倾动角度的加大,钢水和熔渣的流动将产生加速度。为了防止钢水和熔渣从炉口溢出流入钢罐,通常的做法是:在出钢倾动炉体到一定的角度时,减缓炉体倾动速度同时考虑在炉体设定停止的角度未达到前,停止炉体的倾动操作。这样的做法,极易导致熔渣因未能快速通过出钢口上方而造成出钢口冲渣。
为了克服转炉在出钢过程中的冲渣,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稠化转炉终点的熔渣。对于生产低碳、低磷和要求终点有较高钢水过热度的品种钢种来讲,因为转炉终点熔渣的特点,要设法稠化转炉终渣,问题多多。
总之,转炉冲渣,势必将对钢的质量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同时,因钢罐中熔渣量的增加,也必然给炉后钢水精炼工序的操作带来极大困难。
因此,为了防止钢水和熔渣从炉口溢出流入钢罐,并减少转炉大口冲渣,还需要一种新的转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炼钢专利,以防止钢水和熔渣从炉口溢出流入钢罐,并减少转炉大口冲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炼钢转炉,包括炉口和炉帽,在炉口出钢侧的炉衬内表面上设有一道的挡渣墙。
在所述炉帽的内衬上通过多层砖块砌筑出台阶。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在转炉出钢侧炉口炉衬的内表面砌筑一道挡渣墙,防止钢水和熔渣从炉口溢出流入钢罐,转炉炉口冲渣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炉的剖视图;
图2为转炉炉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炉口;2、炉帽;3、挡渣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炼钢转炉,包括炉口1和炉帽2。为了防止钢水和熔渣从炉口1溢出流入钢罐,并减少转炉大口冲渣,如图1和图2所示,本转炉在炉口1出钢侧的炉衬内表面上设有一道的挡渣墙3,挡渣墙3采用3层镁碳砖砌筑成弧形,并沿径向向炉口1中心伸出。该挡渣墙3投用后,挡渣效果明显,转炉炉口1冲渣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如图1所示,在炉帽2的内衬上通过多层砖块砌筑出台阶,台阶迟滞了炉体内的钢水和熔渣的流动速度,客观上也起到了阻挡熔渣流出炉口1的效果。砖块采用镁碳砖。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67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板提炼金属的装置
- 下一篇:半自动压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