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壳程管壳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5497.5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9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蓉;王智彬;丁玉栋;王宏;廖强;朱恂;王永忠;李俊;叶丁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013;F28F9/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张小晓 |
地址: | 40004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壳程 管壳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管壳式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管壳式换热器是能源工程项目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换热器结构形式,其用量占全部换热器用量的70%,属于间壁式换热器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特点是换热器结构牢固,使用可靠;历史悠久,制造使用的各技术环节已达到成熟;适应性较高,使用范围大。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壳程采用弓形折流板支撑,但弓形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具有以下不足:壳程流场不均匀,阻力压降大、存在流动死区、容易诱发换热管振动、易结垢。
为改进和提高换热器工作效率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最为重要的手段就是改善其内部流体的流动形态,因为此因素对管壳式换热器传热性能和动力消耗起着决定作用。由于内部换热介质有着多种流动形态,其主要区别在与对管束的冲刷流动上,所以以此为依据,可以把这些流动的形态为横向流、纵向流和螺旋流。
螺旋流动主要是采用螺旋折流板,螺旋折流板相比弓形折流板具有单位压降传热系数高,稳定性好的等优点;螺旋折流板有连续型螺旋折流板和间断式螺旋折流板;连续型螺旋折流板加工难度大,特别是在接近壳程的中心;而间断性折流板在搭接时存在三角区,漏流比较严重,特别是在壳程的中心,这样影响其传热系数的提高。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可靠、传热系数高的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可靠、传热系数高的换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壳程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外壳、第一进出口、第二进出口、第三进出口和第四进出口;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所述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上固定有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的外侧分别固定有第一管箱和第二管箱;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管板上设置有中心孔,该中心孔处焊接有内壳;所述内壳的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管板延伸,将所述外壳行程的壳程区分为外壳程和内壳程;所述内壳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一管板;所述内壳的第二端端部相对固定有于所述第二管板平行的第三管板;所述第二管板与第三管板上固定有第二换热管;所述内壳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螺旋折流板,各螺旋折流板构成螺旋状。
为便于内壳的固定,所述内壳与外壳之间设置有支撑板。
为优化换热效果,所述内壳的第二端端部固定有导流筒;所述第三管板固定在所述导流筒的端部;所述内壳、导流筒和第三管板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腔体。
较佳的,所述导流筒位于所述第一管箱内;所述第一进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管箱上;所述第二进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管箱上;所述第三进出口设置于所述导流筒上,并伸出所述第一管箱;所述第四进出口设置于所述外壳上。
较佳的,所述导流筒位于所述第一管箱外;所述第三管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三管箱;所述第一进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三管箱上;所述第二进出口设置于所述 第一管箱上;所述第三进出口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第四进出口设置于所述导流筒上。
为便于螺旋折流板固定,所述第一管板上固定有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纵向穿过所述螺旋折流板。
为便于第二换热管的固定,所述第三管板上设置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上间隔固定有用于固定第二换热管的支撑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把壳程分为内外两层,所以壳程内外层之间没有漏流,因此没有冷热流体混合影响传热性能的问题。
(2)壳程内层采用纵向支撑结构,壳程内层横截面积比较小,能够保证在较小流量下,使壳程内层形成的纵向流动流速较高,所以传热系数比较高;相比弓形折流板的“Z字”性流动,纵向流动具有流动均匀,无死区、不易结垢、阻力压降低等优点。
(3)外层采用螺旋折流板,若用连续折流板,避免了管程流动不均匀,而且避免中间曲率变化较大,加工难度大。中心由于内壳体的存在,使得间断折流板搭接形成的三角形比较小,从而漏流比较小,有利于传热系数的提高。螺旋流动相比弓形折流板的“Z字”流动,具有单位压降传热系数高、流动均匀、无死区、不易结垢。
(4)可实现双管程,且管程跟壳程之间的是逆流传热,传热效率较高,壳程内层提高了纵向流动的流速,换热系数比较高,壳程外层采用螺旋流动,减少的三角区的漏流,传热系数也比较高,而且这两种流的阻力压降都比较小。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双壳程管壳式换热器具有流动阻力小、传热系数高、 稳定性好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医药、环保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54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芦荟干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枸杞滋补火锅汤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