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暗挖工程主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5472.5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6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谭富圣;陈学峰;石山;吕刚;刘建友;宋月光;陈达;马福东;赵巧兰;高玉兰;郭磊;张矿三;王婷;李立;王聪;于晨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5/02 | 分类号: | E21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黄启行;方晓明 |
地址: | 10005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工程 主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施工于埋深浅、围岩软弱条件下的地下暗挖工程主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国内许多大中城市都已开始了大规模的地铁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对于地下工程施工,通常采用明挖法,然而市中心区商业、企业、金融、民居等楼宇密集、交通繁忙、地价昂贵、加之密集的地下管线及地下构筑物的制约,使部分工程难以采用明挖施工,因此,国内地铁建设中,暗挖地铁工程的比例呈增长趋势。
由于地质条件不同,暗挖地铁工程的结构形式和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差异较大,因此我国地下空间建设中的结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暗挖工法包括中洞法、PBA工法、洞桩法、双侧壁导坑法,CRD法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开挖过程超前支护短或刚度不足,需要掌子面有一定的自稳能力,如果掌子面自稳能力不足,需要对掌子面地层进行加固,因此利用上述工法施工完成的地下工程结构在埋深浅、跨度大、地下水位高的软弱地层内,并不能很好地控制地面沉降、无法避免上部管线及重要建筑物变形等问题,严重时甚至还会发生坍塌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由上可知,有必要提供一种地下暗挖工程主体结构,其可应用于任何软弱地层,尤其在埋深浅、跨度大、地下水位高的软弱地层内可以很好地控制地面沉降,提高暗挖施工过程的安全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应用于任何软弱地层,尤其在埋深浅、跨度大、地下水位高的软弱地层内可以很好地控制沉降,提高暗挖施工过程的安全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暗挖工程主体结构,包括:顶板、底板和两侧侧墙,所述顶板、两侧侧墙和底板围成所述主体结构的主支架,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钢管支护架、中板、第一钢管立柱和第二钢 管立柱,其中,
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一顶纵梁和第二顶纵梁,所述底板设有第一底纵梁和第二底纵梁,第一钢管立柱设置于第一顶纵梁和第一底纵梁之间;第二钢管立柱设置于第二顶纵梁和第二底纵梁之间;
两侧侧墙上分别设有中纵梁,中板设置于两侧墙的中纵梁之间;
所述钢管支护架设置于所述主支架的外围。
其中,所述钢管支护架由若干相互咬合且外部焊接翼板的钢管构成,相邻钢管和所述相邻钢管之间的翼板围成封闭空间,所述封闭空间内灌注混凝土。
所述钢管的两侧均焊接有两块翼板,所述两块翼板关于钢管横向轴线对称,所述钢管两侧的钢管关于钢管纵向轴线对称。
所述钢管的一侧焊接槽钢,与所述槽钢相对的另一侧焊接“T”型咬合件,
所述槽钢上设有用于穿入相邻钢管的“T”型咬合件的缺口,
所述缺口的宽度小于所述“T”型咬合件上端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每根钢管上还设有预留孔,所述相邻钢管通过在预留孔内穿入连接件进行横向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短钢筋或锚栓。
更进一步地,所述钢管支护架与主支架之间还设有防水层。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中地下暗挖工程主体结构的钢管支护架设置于整个暗挖施工工作面的外围,实现对整个暗挖施工工作面的支撑,从而使地下暗挖工程主体结构对土体本身强度无要求。因此在埋深浅、跨度大、地下水位高等恶劣条件的软弱地层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地下暗挖工程主体结构能够很好的控制地面沉降,并使得暗挖施工过程的安全度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地下暗挖工程主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示出了钢管支护架中相互咬合的钢管的截面图;
图3示出了钢管支护架的施工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54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