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腔暂时性关闭装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4673.3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3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胡逸林;曹庭加;高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3 | 分类号: | A61B17/03;A61F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晓林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腔 暂时性 关闭 装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腹腔暂时性关闭装具。
背景技术
在危重症病人的救治中,经常需要行腹腔开放治疗。严重腹部创伤、弥漫性腹膜炎、重症胰腺炎、腹腔脓肿等病人术后常常无法关闭腹腔,甚至发生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从而严重影响病人器官功能。腹腔开放病人的处理是临床工作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考虑到腹腔开放技术本身亦可带来脏器损伤、肠外瘘、水电解质及蛋白大量丢失等诸多并发症,应尽可能及时关闭开放的腹腔,称为暂时性腹腔关闭(Temporary abdominal closure TAC)。
目前国内TAC使用材料主要为医用三升静脉营养袋,其优点是使用方便,不与肠管发生粘连,可以随时观察到腹腔内脏器的变化,尤其是肠管血供的变化,以便及时进行针对性处理使用时,将其四周与腹壁皮肤或肌层缝合即可。缺点是塑料经缝合后容易撕脱,导致内脏膨出:腹腔内液体容易积在腹腔,或从切口边缘外渗,难于护理,塑料与切口缝合造成切口边缘组织损伤等
国外目前主要使用:Wittmann、聚四氟乙烯(Eptfe)等各种材料补片:具有无张力,具备一定伸展和扩张强度,并有抗粘连作用。根据缺损大小,裁剪后连续与腹壁的全层或筋膜、肌肉层缝合固定。由于肉芽组织沿网孔长入,在进行确定性手术时不但很难将其取出,甚至很难进入腹腔。文献报道,聚丙烯网对肠管有刺激性,与肠管自接接触可造成肠穿孔和肠瘘。同时因其缺乏抗感染、操作复杂、价格昂贵、无引流功能,缺乏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腹腔暂时性关闭装具,使用操作快速、便捷,能彻底密闭腹部开放创面,并具有抗感染及引流功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腹腔暂时性关闭装具,其不同之处在于:其主体包括带背胶的束缚带,所述束缚带两端均依次设置有弹力橡筋和魔术胶带,束缚带中部设置有可折叠平铺的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内设置有多孔负压吸引管和压力感应器,充气气囊一侧设置有双向活瓣的充气引流孔。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充气气囊的材质为生物半透膜。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使用、操作便捷;生物半透膜组成的气囊起到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同时气囊可具备支撑作用;储物装置以气囊壁作为支撑。如创面在不需储物装置时,它将很好的折叠平铺于产品表面,一旦发生肠外露等严重创伤时,启动自动充气装置,气囊壁将迅速充气撑起储物装置;通过多孔负压吸引管达到充分引流腹腔渗液;通过对束缚带的背涂胶处理可以是整个产品更紧密的贴合皮肤,有良好初粘性和持粘性,对皮肤无刺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图;
其中: 1-魔术胶带、2-弹力橡筋、3-束缚带、4-充气气囊、5-双向活瓣的充气引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腹腔暂时性关闭装具,其主体包括带背胶的束缚带3,所述束缚带3两端均依次设置有弹力橡筋2和魔术胶带1,束缚带3中部设置有可折叠平铺的充气气囊4,所述充气气囊4内设置有多孔负压吸引管和压力感应器,充气气囊4一侧设置有双向活瓣的充气引流孔5。
优选的,所述充气气囊4的材质为生物半透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时,将含多孔负压吸引管及压力感应器的充气气囊4覆盖腹部创面,再用带背胶的束缚带3闭合装具与腹壁皮肤,使用魔术胶带1和弹力橡筋 2环绕整个装具并固定于腹部;当腹腔脏器脱出于腹壁时,充气气囊4内的压力感应器自动感应后,双向活瓣的充气吸引孔5自动充气使含多孔负压吸引管及压力感应器的充气气囊4充气呈图2所示;当腹腔内引流物较多时,通过充气气囊4内的多孔引流管收集引流液至双向活瓣的充气吸引孔5,然后通过外接引流袋引流出腹腔内引流物。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46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触孔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栅极焊盘和源极焊盘的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