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隔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4315.2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2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龙翔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雷利平 |
地址: | 523407 广东省东莞市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隔舱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罐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高强度隔舱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罐式车一般是利用隔舱板来进行分舱。利用隔舱板进行分舱,就是使用两块隔舱板,使其叠靠在一起,并将隔舱板的边缘与罐车内壁进行无缝连接,从而实现罐式车的内部空间的分舱。
为了将两块隔舱板紧密连接在一起,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是将其中一块隔舱板表面挖若干小孔2,通过在小孔2里施焊,从而将两块隔舱板固接在一起,另外再在两块叠加在一起的隔舱板的外表面增加加强筋,由此增加隔舱板的强度。
然而,当罐式车在路况较差的路上行驶时,小孔2施焊处的焊缝最容易被破坏,致使液体渗透进入并残留在两隔舱板中间,造成运输介质的污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隔舱板在横向截面方向上承受的剪切力过大,两隔舱板之间发生错位移动,从而破坏了小孔2施焊处的焊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隔舱结构,其具有结构坚固耐用,不易漏液,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强度隔舱结构,包括两个隔舱板,两个隔舱板通过螺栓固接,螺栓与隔舱板之间焊接。
进一步,两个隔舱板均为碟形隔舱板。
进一步,两个碟形隔舱板的凸面相对叠靠在一起。
进一步,螺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进一步,螺栓均匀布置在隔舱板表面上。
进一步,螺栓呈环形阵列布置于隔舱板表面。
进一步,螺栓布置于靠近隔舱板边缘处。
进一步,螺栓与两个隔舱板之间分别设有垫片,垫片与隔舱板之间焊接。
进一步,隔舱板表面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加强筋的横截面为L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隔舱结构,采用螺栓固接两个隔舱板,然后再将螺栓焊接于隔舱板的技术方案,其增强了隔舱板在横向截面方向上承受剪切力的能力,两隔舱板之间不易发生错位移动,结构坚固耐用,增加隔舱板的使用寿命,不易漏液,不会造成运输介质的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所述一种高强度隔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强度隔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面图。
在图1-图3中包括有:
1——碟形隔舱板、 2——小孔;
3——螺栓、 4——垫片;
5——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隔舱结构,包括两个碟形隔舱板1,两个碟形隔舱板1的凸面相对叠靠在一起,两个碟形隔舱板1通过螺栓3固接,如图2所示,8个螺栓3均匀布置在隔舱板表面上。螺栓3与隔舱板之间设有垫片4 ,垫片4与隔舱板之间焊接,每个螺栓3与碟形隔舱板1之间的垫片4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两个隔舱板与螺栓3之间。以增加螺栓3与碟形隔舱板1的紧固程度。
螺栓3呈环形阵列布置于隔舱板表面。使碟形隔舱板1的受力均匀,延长使用寿命。
螺栓3布置于靠近隔舱板边缘处。使两个碟形隔舱板1连接紧密,不易漏液。
隔舱板表面设有加强筋5。加强筋5可以为如图2所示的三条,也可以为其他数目,排列也可以为依次排列,还可以为交叉排列。
加强筋5的横截面为L形。减轻了整个结构的重量,节省了材料,并达到了加强的效果。
由于挖孔焊接改为先用螺栓3固接再焊接,由于减少了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的挖的小孔2的数目,使得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4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氧化碳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果胶含量的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