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强腐蚀氟塑料衬里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4243.1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3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毛春龙;毛金根;陈善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晟元特种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0 | 分类号: | F16L55/00;G02B7/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杨秀达 |
地址: | 22667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蚀 氟塑料 衬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视镜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用于氯碱化工管道的防腐蚀视镜为传统结构一般普通视镜,结构古老,体积笨重,选材差,一般衬里使用寿命短。普通视镜过流效果差,视窗效果不理想,不能很好地观察介质的流通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缺陷,提供 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可更好的观察介质流通状况的耐强腐蚀氟塑料衬里视镜。
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包括介质通道、两个视镜管道,所述两个视镜管道分别径向对称布置在介质通道的两侧,介质通道与两个视镜管道之间相互连通;在所述介质通道的两端分别连体设置第一法兰;在所述两个视镜管道的外端分别连体设置第二法兰,在所述两个视镜管道的外端分别设置阀盖,所述阀盖通过螺栓与视镜管道的第二法兰连接;在每个阀盖与视镜管道的连接端的内周分别设置第一环形凹槽,在每个视镜管道与阀盖的连接端的内周分别设置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对应的第二环形凹槽开口相对且内径相等;在每个阀盖与对应的视镜管道之间设置耐酸镜片,所述耐酸镜片的外沿插置在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内;在所述耐酸镜片与第一环形凹槽、耐酸镜片与第二环形凹槽之间分别设置垫片;在第二环形凹槽的表面、视镜管道内表面、介质通道内表面和第一法兰的连接面上分别均匀布置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宽度小于等于槽底宽度;沿第二环形凹槽的表面、视镜管道内表面、介质通道内表面和第一法兰的连接面上设置衬里层,所述衬里层上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阀体材料采用耐蚀钢整体铸造而成,改变过去传统的小口径视镜法兰锻造焊接,容易断裂问题。阀体衬里层材料采用聚全氟乙丙烯或聚四氟乙烯树脂进行高温烧结衬里,根据工况温度进行选用材料。耐酸镜片采用耐酸玻璃制成,耐腐蚀,透明效果好,视角清晰,观察方便,同时抗震效果好,解决传统玻璃镜片易碎,不耐腐蚀的问题。垫片采用聚四氟乙烯树脂填充玻璃纤维模压烧结成型,具有很强的弹性变形,在介质温度变化及管道压力波动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可靠的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通过上、下耐酸镜片可以清晰地观察介质流通的状况,及时掌握管道介质工作的工作情况。本实用新型过流效果好,耐强腐蚀,密封严密,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包括介质通道1-1、两个视镜管道1-2,两个视镜管道1-2分别径向对称布置在介质通道1-1的两侧,介质通道1-1与两个视镜管道1-2之间相互连通;在介质通道1-1的两端分别连体设置第一法兰3;在两个视镜管道1-2的外端分别连体设置第二法兰4,在两个视镜管道1-2的外端分别设置阀盖5,阀盖5通过螺栓与视镜管道1-2的第二法兰4连接;在每个阀盖5与视镜管道1-2的连接端的内周分别设置第一环形凹槽5-1,在每个视镜管道1-2与阀盖5的连接端的内周分别设置第二环形凹槽1-2-1,第一环形凹槽5-1与对应的第二环形凹槽1-2-1开口相对且内径相等;在每个阀盖5与对应的视镜管道1-2之间设置耐酸镜片6,耐酸镜片6的外沿插置在第一环形凹槽5-1和第二环形凹槽1-2-1内;在耐酸镜片6与第一环形凹槽5-1、耐酸镜片6与第二环形凹槽1-2-1之间分别设置垫片7;在第二环形凹槽1-2-1的表面、视镜管道1-2内表面、介质通道1-1内表面和第一法兰3的连接面上分别均匀布置若干凹槽8,凹槽8的槽口宽度小于等于槽底宽度;沿第二环形凹槽1-2-1的表面、视镜管道1-2内表面、介质通道1-1内表面和第一法兰3的连接面上设置衬里层9,衬里层9上设有与凹槽8配合的凸起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晟元特种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晟元特种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42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