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改良料液循环管的储料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3478.9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9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瑞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282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改良 循环 储料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料罐,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改良料液循环管的储料罐。
背景技术
配料车间的储料罐一般包括罐体、连接在该罐体上端的循环管进料段以及连接在该罐体下端的循环管出料段,通过设于循环管内的循环泵对罐体内的料液进行循环处理以得到符合要求的料液。传统的储料罐的进料管均设置在罐体顶部且仅设有一个进料管,进料管中的料液流入罐体时容易与罐体底部或者罐体中的料液发生冲击而产生泡沫,特别是在罐体内的料液较满时,产生的泡沫便会从罐体上的人孔中冒出,影响配料车间的卫生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改良料液循环管的储料罐,可减少泡沫的产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改良料液循环管的储料罐,包括一罐体、一两端均连接在该罐体上的循环管,该循环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循环管进料段、循环管本体和循环管出料段,该循环管出料段连接在罐体底部,所述罐体的顶部上设有一第一进料管,所述罐体的中部设有一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均连接循环管进料段;所述第一进料管包括一第一进料管本体和设于该第一进料管本体前端的弯头管,所述第一进料管本体和弯头管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弯头管的中心轴线与罐体的中心轴线成45°夹角。
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料管的中心轴线与罐体的中心轴线成45°夹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的直径均小于循环管进料段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罐体内设有导流板,该导流板的数量为3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循环管进料段连接两个进料管且分别插装在罐体的顶部和中部,通过双管道将料液导入罐体中,从而减少泡沫的产生,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能有效提高循环效率、节省电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改良料液循环管的储料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改良料液循环管的储料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如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改良料液循环管的储料罐包括罐体10和两端均连接在罐体10上的循环管20。循环管20包括依次连接的循环管进料段21、循环管本体22和循环管出料段23,其中循环管出料段23连接在罐体10的底部。
罐体10的顶部上设有第一进料管11,第一进料管11插装在罐体10的顶部,用于将循环管20中的料液导入罐体10内;罐体10的中部设有第二进料管12,第二进料管12插装在罐体10的中部,也用于将循环管20中的料液导入罐体10内。第一进料管11和第二进料管12均连接循环管进料段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循环管进料段21连接两个进料管且分别插装在罐体10的顶部和中部,通过双管道将料液导入罐体10中,从而减少泡沫的产生。作为优选,第一进料管11和第二进料管12的直径均小于循环管进料段21的直径;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大第一进料管11和第二进料管12的出口压力,加快流速。
基于上述的一种具有改良料液循环管,第一进料管11包括第一进料管本体111和设于该第一进料管本体111前端的弯头管112,所述第一进料管本体111和弯头管112一体成型。具体地,弯头管112的中心轴线与罐体10的中心轴线成45°夹角,不仅能保证料液的平稳流出,还能令料液流进罐体10后旋转流动,相当于起到搅拌的作用从而保证料液的均匀性。
作为优选,第二进料管12的中心轴线与罐体10的中心轴线成45°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可在罐体内设置多个导流板13,具体地,导流板13的数量为3个,且这三个导流板13相互错开设置。导流板13可以令旋转的料液翻动,从而保证料液的混合更均匀。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瑞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瑞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34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综掘面转载点密闭除尘装置
- 下一篇:旋流式气力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