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拖三风机启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3179.5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7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红;沈勇革;黄龙强;李海东;陈彦;孙红;李昊;刘继勇;陈东生;叶详鹏;王树樑;郑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16 | 分类号: | F04D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8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拖三 风机 启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高炉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炉的风机启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风机的启动需要与变频器相配合,风机与变频器一一对应,启动时电源通过变频器为风机提供启动电源,当风机启动完成后,需要切换到电源直接供电。当风机数量增多时,变频器的数量也随之增多,成本也显著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一拖三风机启动装置,它可以降低变频器的数量,显著减少高炉运行的设备购买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电源、一台变频器和三台风机,三台风机分别为风机Ⅰ、风机Ⅱ和风机Ⅲ,变频器的输入端连接在主线Ⅰ上,变频器的输出端连接在主线Ⅱ上,风机Ⅰ、风机Ⅱ和风机Ⅲ的输入端分别通过开关K1-1、K2-1和K3-1连接到主线Ⅱ上,电源依次通过从线Ⅰ和开关K1-2与风机Ⅰ的输入端连接,电源依次通过从线Ⅱ和开关K2-2与风机Ⅱ的输入端连接,电源依次通过从线Ⅲ和开关K3-2与风机Ⅲ的输入端连接,从线Ⅰ、从线Ⅱ和从线Ⅲ均与主线Ⅰ连接。
进一步,所述从线Ⅰ、从线Ⅱ和从线Ⅲ分别通过开关K1-3、K2-3和K3-3与主线Ⅰ连接。
进一步,所述从线Ⅰ、从线Ⅱ和从线Ⅲ上分别设置有电压监测装置Ⅰ、电压监测装置Ⅱ和电压监测装置Ⅲ。
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包括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的指令输出端与开关K1-1、K2-1、K3-1、K1-2、K2-2和K3-2的指令输入端连接,电压监测装置Ⅰ、电压监测装置Ⅱ和电压监测装置Ⅲ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控制单元。
进一步,所述从线Ⅰ、从线Ⅱ和从线Ⅲ上分别设置有过压保护装置Ⅰ、过压保护装置Ⅱ和过压保护装置Ⅲ。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启动时,电源通过变频器为任意一台风机提供启动电源,当风机启动后,本实用新型自动切换到电源直接为风机供电,此时变频器处理待机状态,由于变频器内在风机启动的时候工作,其工作频率较低,可以同时为多台风机提供启动电源。本实用新型使用一台变频器,显著减少了高炉供风系统的建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拖三风机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有电源、一台变频器和三台风机,三台风机分别为风机Ⅰ、风机Ⅱ和风机Ⅲ,变频器的输入端连接在主线Ⅰ上,变频器的输出端连接在主线Ⅱ上,风机Ⅰ、风机Ⅱ和风机Ⅲ的输入端分别通过开关K1-1、K2-1和K3-1连接到主线Ⅱ上,电源依次通过从线Ⅰ和开关K1-2与风机Ⅰ的输入端连接,电源依次通过从线Ⅱ和开关K2-2与风机Ⅱ的输入端连接,电源依次通过从线Ⅲ和开关K3-2与风机Ⅲ的输入端连接,从线Ⅰ、从线Ⅱ和从线Ⅲ均与主线Ⅰ连接。
以风机Ⅰ的启动为例,如图1所示,开关K1-1闭合,开关K1-2断开,电源依次通过从线Ⅰ和主线Ⅰ为变频器提供启动电流,只需要控制变频器的工作模式即可完成变频器的选择工作,变频器在完成了电源变频后,再依次通过主线Ⅱ和开关K1-1为风机提供启动电源。在风机启动后,开关K1-1断开,开关K1-2闭合,电源直接通过从线Ⅰ和开关K1-2为风机Ⅰ提供工作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31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对不匹配材料的电阻焊、螺柱焊焊接技术
- 下一篇:折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