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振幅选择性阻尼装置的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3163.4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7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A·麦;O·格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蒂森克虏伯比尔施泰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52 | 分类号: | F16F9/52;F16F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德国恩***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振幅 选择性 阻尼 装置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振幅选择性阻尼装置的减震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DE10351353B4中已经知道具有振幅选择性阻尼装置的减震器。减震器具有填充阻尼液的阻尼管,在其中活塞杆来回运动,并且使用活塞杆使减震活塞运动,由此阻尼管的内部被分为活塞杆侧的工作区以及远离活塞杆的工作区。减震活塞具有坚硬特性的弹簧片/碟型弹簧(spring disc)组,用于减震器的伸展阶段/伸展阶段(extension stage)和压缩阶段(compression stage),并且减震活塞形成减震器的主要工作活塞。
除了主要工作活塞之外,减震器具有振幅选择性阻尼装置,其也通过活塞杆运动,该阻尼装置形成流体上与减震活塞平行/并行的旁路,该旁路是在活塞杆侧的工作区和远离活塞杆的工作区之间构造的。该旁路包括填充有阻尼液的补偿空间,其中该补偿空间流体地连接活塞杆侧的工作区,并且连接远离活塞杆的工作区。在补偿空间内容纳分离活塞,使得其能够以往复方式运动,这样补偿空间被分为活塞杆侧的室以及远离活塞杆的室,其中在活塞杆侧的室流体地连通活塞杆侧的工作区,并且远离活塞杆的室流体地连通远离活塞杆的工作区。
旁路起作用以使得减震器的阻尼管内活塞杆的运动中具有较小震动幅度的较高频率震动不会导致激活减震活塞,并且阻尼液能够穿过活塞杆侧的工作区和远离活塞杆的工作区之间的旁路来回流动。然而,如果震动幅度变得更大,那么被设置为基于补偿空间的通流(through-flow)而往复运动的分离活塞到达抵靠阻尼装置的接触表面,由此关闭旁路。如果分离活塞在伸展阶段/膨胀级或者到达压缩阶段已经到达抵靠其接触表面中的一个,并且旁路因此关闭,则流过旁路的阻尼液的通流被停止,并且阻尼液来回流经活塞杆侧的工作区和 远离活塞杆的工作区之间的减震活塞,相应地增加了减震效应。
补偿空间被形成在模块外壳中,模块外壳形成阻尼装置的基本结构,阻尼装置与活塞杆连接。在背离活塞杆的侧上,模块外壳包括/特征为开口,外壳连接部分引入到该开口中,外壳连接部分因此布置在远离活塞杆的模块外壳侧,并且其包括流体导管,该流体导管形成远离活塞杆的室和远离活塞杆的工作区之间的流体连接。因此,流体导管近似地以中心延伸穿过外壳连接部分,并且根据现有技术流体导管主要被构造成具有大直径,从而通过流体导管最小化液压节流效应。
在第一撞击方向上通过第一接触表面并且在第二撞击方向上通过第二接触表面限定分离活塞的撞击运动。当分离活塞到达贴靠其接触表面中的一个时,旁路被关闭,并且发生阻尼液在旁路中通流到阻尼液在减震活塞通流的转变/过渡。分离活塞撞击接触表面时,可能发生总是需要避免的噪声和振动。特别是当减震器变为用作车辆底盘的组件时,由于分离活塞的撞击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可能被车辆中的乘客所注意到。
特别是在非常低的温度下操作减震器时,分离活塞的弹性材料变硬,并且正好在低于或稍微高于分离活塞弹性体的玻璃化转变点撞击时,撞击能量不再由弹性体接收,因为在分离活塞的弹性体材料中几乎不发生任何进一步的变形。撞击能量直接引入到接触表面上,而没有正常的路径-时间行为。因此,特别是在减震器的低操作温度下,应该避免在分离活塞撞击到其接触表面上时产生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进一步开发一种具有振幅选择性阻尼装置的减震器,以便从阻尼液在旁路内的通流转变到阻尼液在减震活塞的通流基本上不引起噪声,并且这是以无震动的方式发生的。特别地,也希望在低温下的转变是无噪声地发生的,并且希望尽可能地是以无振动的方式发生的。
具有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振幅选择性阻尼装置的减震器连同显著的特征解决了该目的。在其他实施例指出了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有 利的开发。
本实用新型包括技术教义:外壳连接部分中的流体导管在其长度和直径上被配置成使得在阻尼液的低温时,其流经流体导管时,发生节流效应,通过节流效应阻尼液的流动速度被减慢,使得同样在较低温度下,分离活塞可变为无噪声地紧靠接触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蒂森克虏伯比尔施泰因有限公司,未经蒂森克虏伯比尔施泰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31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滤设备
- 下一篇:控制器及具有其的电饭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