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穿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2942.2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2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余少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盈频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陈红燕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穿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弱电线缆敷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穿线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中需要敷设大量弱电线缆,而室内布线一般采用直径16、20、25毫米的暗管敷设,传统的施工中一般是先使用钢丝穿过预埋管,然后再将电缆带入管内。对于转弯和较长的预埋管,必须使用钢丝在管的两端对绞,利用两根钢丝之间的摩擦力将其穿过。由于两根对绞钢丝在管内随机扭动,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操作中往往时间很长,效率低下。
建筑施工中的有很多预埋管,在水泥浇筑过程中经常发生堵塞,需要修复,由于预埋管被浇筑在水泥里,其准确位置很难判断,修复过程中为了找到堵塞点,经常需要凿开大片已经浇筑的水泥,对原结构破坏较大,而且费工费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缆穿线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位于浇筑水泥里面堵塞线管的准确位置,修复时开凿口较小,省工省时,效率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缆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和固定于所述弹簧前端的钕铁硼强力磁铁球,所述弹簧由钢丝密绕而成。
其中,所述钢丝的直径为0.7~0.8毫米。
其中,所述弹簧的直径为8毫米,长度为10~15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结构上采用较细钢丝密绕,具有重量轻、轴向传导力好的特点,圆球状钕铁硼强力磁铁既方便穿线,又可以帮助确定堵塞点,实现双重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穿线装置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弹簧 102-钕铁硼强力磁铁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电缆穿线装置,采用直径0.7~0.8毫米的钢丝,密绕成直径约8毫米、长10~15米的弹簧101,弹簧101前端固定一个钕铁硼强力磁铁球102。
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穿线装置采用较细的钢丝密绕,一方面可以减轻重量,同时有利于弹簧在线管中的轴向压力传导。钕铁硼强力磁铁加工成球状,固定在弹簧顶端,有助于电缆穿线装置在线管中转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穿线装置只需要在预埋管的一端操作,装置可随着管路自动转弯,穿线速度快。本电缆穿线装置配合指南针,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位于浇筑水泥里面堵塞线管的准确位置,修复时开凿口较小,省工省时,效率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穿线装置在结构上采用较细钢丝密绕,具有重量轻、轴向传导力好的特点,圆球状钕铁硼强力磁铁既方便穿线,又可以帮助确定堵塞点,实现双重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穿线装置采用线管单端直入方式,不用对绞,可以一人操作,与传统的对绞方式相比,效率提高一倍以上。
传统方式修复堵塞管道,一般是大致估计,开凿面积大,对主体造成较大损伤,采用本装置确定堵塞点,开凿面积仅为传统方式几分之一,效果显著。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当涵盖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盈频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盈频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29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束隔离器
- 下一篇:一种可测量高电压负荷电流的令克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