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肋钻孔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2893.2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0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岳莹;裴建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7/28 | 分类号: | B23B4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430415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钢结构栓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U肋钻孔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在桥梁钢结构制造中,顶板、底板采取栓接的连接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扁平型钢箱梁的正交异形板常采用U型肋加劲。U肋钻孔制造中,有采用人工划线先孔后折弯的方式,也有在U肋折弯后再进行钻孔的方式,以往施工过程中不论采取哪种方式,对U肋空群在桥梁安装连接过程中的修偏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既孔群极边距、通孔率、贴合度等方面在对U肋栓接质量和生产效率存在一定困难。先平板钻孔再折弯的方式往往只能通过对折弯工序精度的严格要求,来控制最终U肋孔群的精度,且此方式只适合开平板的U肋加工,不能生产卷板流水线式U肋冷弯的生产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了U肋孔群间距精度,保证U肋在钻孔加工中不会因受力变形的U肋钻孔模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肋钻孔模块包括模板架3及U肋模板托架2;所述模板架3与所述U肋模板托架2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架3包括固定挡板7、定位挡板6、顶板13及模板12;所述模板12与所述顶板13连接;所述固定挡板7焊接在所述模板12上;所述定位挡板6焊接在所述顶板13上。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12上设置有钻套5及基准槽8。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13上开设有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U肋模板托架2包括U肋内模板10及托板11;所述U肋内模板10焊接在所述托板11上。
进一步地,所述托板11上开设有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该U肋钻孔模块的U肋模板托架托起U型肋,在模板架的作用下能在U肋折弯后进行钻孔,保证U肋在钻孔加工中不会因受力变形,连接装置使U型肋与U肋模板托架紧密贴合,保证了U肋孔群间距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U肋钻孔模板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U肋钻孔模板的模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U肋钻孔模板的U肋模板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肋钻孔模块,其包括模板架3及U肋模板托架2。其中,模板架3通过螺栓连接副4穿过U型肋1与U肋模板托架2连接。模板架3包括固定挡板7、定位挡板6、顶板13及模板12。模板12通过连接件9与顶板13连接。固定挡板7焊接在模板12上。定位挡板6焊接在顶板13上。在模板12上设置有钻套5及基准槽8。顶板13上开设有螺栓孔。螺栓连接副4的螺栓为M30×230螺栓。U肋模板托架2包括U肋内模板10及托板11。U肋内模板10焊接在托板11上。托板11上开设有螺栓孔。
模板架3的模板12的钻套需经淬火处理,两侧模板12与顶板13用M8×40内六角螺栓9连接,避免焊接连接带来的受热变形,固定挡板7焊接在模板12之间,防止在加工过程中,模板12开口角度变形从而带动U型肋1开口的变形,模板制作完成,对模板的精度进行报检,合格后方能使用。将U肋内模板10与托板11焊接成U肋模板托架2。
将两个U肋模板托架2放置在平胎架上,根据U型肋1长度调整两个U肋模板托架的间距,两个U肋模板托架与平胎架刚性固定。将折弯完成并开制好手孔的待制孔U型肋吊置在U肋模板托架上。将模板架3放置在U型肋上,只需使U型肋端头顶紧固定挡板7与定位挡板6,即完成定位。使用M30×230螺栓依次穿过模板架3顶板上的螺栓孔、U型肋手孔及托板上的螺栓孔,拧紧螺栓,使U型肋与模板间紧密贴合。然后将万向磁力钻机置于模板上,根据模板钻孔制作孔群基准槽8来调整好钻头位置使其对准钻套5,进行孔群加工。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28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相数字降采样滤波器
- 下一篇:新型指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