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挤成型板材及组合板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1842.8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3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光;孟秀青;田超;安垒;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星(北京)特种纤维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1/02 | 分类号: | F16S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0131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板材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挤成型板材及组合板材。
背景技术
拉挤板材是由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增强体和树脂基体为原材料,通过拉挤工艺生产的高性能复合材料板材,具有重量轻,强度大,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桥面板,建筑墙体,车厢地板及侧板,建筑模板等领域。但是,由于拉挤模具和设备宽度的有限,拉挤板材的宽度一般在300mm-600mm之间,同时为了运输方便,板材的长度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拉挤板材一般先制成较小的板材单元,现场使用时再进行拼装,成为大尺寸的板材。
目前,拉挤板材的组合方式一般为插接法和搭接法,两种方法均在连接处存在剪切应力集中的问题,易于在连接处发生剪切破坏,需要额外使用机械连接或者胶黏剂粘接,这样就存在施工时间长、成本高,且无法回收再利用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挤成型板材及组合板材,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组合板材在连接处存在剪切应力集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挤成型板材,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肋板与第二肋板,且所述第一肋板与第二肋板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肋板上设置有嵌入部,所述第二肋板上设置有插槽,且所述嵌入部与所述插槽相对应。
其中,所述插槽的上方设置有挡板,用于将所述嵌入部限制在所述插槽内。
其中,所述第一肋板与第二肋板均与所述基板垂直。
其中,所述嵌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肋板下方的插板。
其中,所述基板的下方还设置有中间卡槽,所述中间卡槽位于所述第一肋板与第二肋板中间,且所述中间卡槽与所述第一肋板与第二肋板平行设置;
所述中间卡槽与所述第二肋板相匹配。
其中,所述组合板材包括多块连续连接的所述拉挤成型板材,相邻的第一拉挤成型板材和第二拉挤成型板材中,第二拉挤成型板材的第一肋板与第一拉挤成型板材的第二肋板通过所述嵌入部与所述插槽连接。
所述相邻的第一拉挤成型板材和第二拉挤成型板材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拉挤成型板材,所述第三拉挤成型板材的第二肋板与所述第一拉挤成型板材的中间卡槽插装,所述第三拉挤成型板材的第一肋板与所述第二拉挤成型板材的中间卡槽插装,所述第二拉挤成型板材的第一肋板与所述第一拉挤成型板材的第二肋板插装后,共同与所述第三拉挤成型板材的中间卡槽插装。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挤成型板材及组合板材,由于其结构中的嵌入部及插槽的设置,使得相邻两块拉挤成型板材间不存在剪切应力;插槽上方设置挡板,使得嵌入部能够很好的限制在插槽里;中间卡槽的设置也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板材可实现双面板结构,进而提高结构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板材无需进行额外的机械连接或者胶黏剂粘接,组合工序简单,可以拆卸再次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拉挤成型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组合板材的基本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面板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第一肋板;21:插板;3:第二肋板;31:插槽;4:中间卡槽;5:第一拉挤成型板材;6:第二拉挤成型板材;7:第三拉挤成型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挤成型板材及组合板材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星(北京)特种纤维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蓝星(北京)特种纤维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18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流电子注分析仪的电子注截面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脱除烃油中镍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