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安全防护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1529.4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4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韩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朝峰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周惠来;徐恕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观澜街道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安全 防护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日常的个人安全防护报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儿童安全防护报警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处于安全的需要,往往需要携带各类的个人用安全呼救设备,这类设备通常是一电子设备,配备有电池、蜂鸣器、集成电路和开关,具有自动或手动报警功能。
现有技术的一种安全报警器,包括一盒体,封装在该盒体中的一电路,外露于该盒体并与该电路电连接的一手动开关以及一盒盖,该盒盖是能够与该盒体相配合而将一卡片夹持在其中的,该电路至少包括一蜂鸣器和一电池,该盒体中设置有一音腔室,该蜂鸣器置于该音腔室中,该手动开关的闭合与断开是能够导致该蜂鸣器受电工作而发声与断电不工作的。
该盒体包括相互配合的一上盒件和一下盒件;该音腔室包括设置在该上盒件的一主体,该主体呈圆锥台状,具有一敞开的顶部和一敞开的底部以及连接在该顶部与底部之间的腰壁;一顶盖,设置在该主体的顶部上方;以及一底盖,与该主体的底部相配合以将该蜂鸣器收容在该主体中。
现有技术的个人用安全呼救设备,结构复杂,零件数多;拨位开关,操作麻烦;而且造型粗陋,缺少美感。而且国内的儿童安全防护产品主要集中在家庭范围内或学校设施,不具备儿童人身安全的防护与报警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颖的儿童安全防护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儿童安全防护报警器,包括:盒体、蜂鸣器、电路板、电池;所述盒体近似两室的花生壳,分为哈夫状的面壳体和背壳体;所述蜂鸣器设置在盒体内的一室,对应面壳体上的声孔;所述电路板设置在盒体内蜂鸣器的同一室,与蜂鸣器连接;所述电池设置在盒体内的另一室,通过开关与电路板连接;所述开关的通、断,控制蜂鸣器受电发声或断电无声。
所述蜂鸣器通过隔音环安装在面壳体内的一端;所述面壳体的外部对应声孔处设置有聚音作用的发声盖。
所述背壳体的外部安装有方便携带的背扣;所述背扣的一端与背壳体的一端固定。
所述电路板通过基板盖安装在蜂鸣器远离面壳体的一侧;所述电池通过电池垫片安装在面壳体内的另一端。
所述面壳体和背壳体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所述开关为插、拔式结构,拔出插件时接通电路,插入插件时断开电路。
本实用新型儿童安全防护报警器,选用近似花生壳的两室盒体,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具有以下的优点:结构强度好,相关元件少,便于儿童携带;操作简单方便,报警迅速,能在第一时间起到安全防护报警与定位功能;产品外观新颖,绿色环保,造型圆润,较为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儿童安全防护报警器实施例的面壳体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儿童安全防护报警器实施例的背壳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儿童安全防护报警器实施例的背扣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儿童安全防护报警器实施例的基板盖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儿童安全防护报警器实施例的发声盖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儿童安全防护报警器实施例的隔音环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儿童安全防护报警器实施例的电池垫片的示意图。
图中包括:面壳体1、声孔11、紧固件台12、螺孔13、圆孔14、安装台15、凹台16;背壳体2、紧固件孔21、背扣凸孔22;背扣3、背扣沉孔31、凸缘32;基板盖4、安装孔41;发声盖5、圆台51;隔音环6、通孔61;电池垫片7、凸台7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儿童安全防护报警器的实施例,包括:盒体、蜂鸣器、电路板、电池。
如图1、图2所示,盒体近似两室的花生壳,分为哈夫状的面壳体1和背壳体2。面壳体1内设置有分布在四角的四个紧固件台12,背壳体2上设置有分布在四角的四个紧固件孔21,相互之间通过四个紧固件固定连接。
如图1、图6所示,蜂鸣器设置在盒体内的一室,对应面壳体1上的声孔11。蜂鸣器通过隔音环6安装在面壳体1内的一端,隔音环6上分布有四个通孔61,对应面壳体1内的四个螺孔13,通过四个螺钉安装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朝峰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朝峰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15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