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畜禽识别与称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1136.3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1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吉增涛;杜晓伟;刘学馨;解菁;李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G17/08 | 分类号: | G01G17/08;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畜禽 识别 称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禽识别与称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畜禽识别与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促进了对畜禽养殖标准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溯源需求,对动物的养殖过程进行监控管理,当前很多畜禽都带有RFID电子标签,家畜常带RFID耳标,家禽常带RFID脚环。当前对动物的称重需要将动物放到或驱赶到称重的笼子里去进行称重,此方法不但对动物应激较大,造成动物不安,会动导致读数时间较长和准确度降低,可靠性不稳定。利用畜禽带的RFID标签,在畜禽日常活动的过程中,主动上到称重架上对畜禽识别并进行称重,可以在对动物最少应激的情况下进行更好的福利化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畜禽识别与称重装置,可以准确、可靠地采集并存储畜禽的体重。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畜禽识别与称重装置,包括:固定支撑单元,用于支撑待识别和称重的畜禽;识别单元,用于识别畜禽携带的电子标签识别信息;称重单元,用于称取畜禽的重量;数据传输单元,分别与识别单元和称重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电子标签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畜禽的重量传输至数据处理设备。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撑单元包括固定支架与稳定装置,所述固定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置用于支撑所述畜禽。
优选地,所述识别单元包括RFID读写设备与识别控制装置,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RFID读写设备读取所述畜禽携带的电子标签识别信息。
优选地,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为EPC电子标签固定读写器。
优选地,所述称重单元包括称重模块与称重控制装置,所述称重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称重模块称取所述畜禽的重量。
优选地,所述称重单元为单点式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包括无线数据传输装置,用于将通过所述识别单元获得的电子标签识别信息以及通过所述称重单元获得的畜禽的重量传输至数据处理设备。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在对牲畜进行最小应激下获得对牲畜个体的准确、可靠识别及称重。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畜禽识别与称重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畜禽识别与称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固定支撑单元、识别单元、称重单元、数据传输单元,其中,识别单元和称重单元分别与数据传输单元连接。
其中,固定支撑单元包括固定支架与稳定装置,固定支架支撑稳定装置,稳定装置支撑畜禽。
其中,识别单元包括RFID读写设备与识别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装置控制RFID读写设备读取畜禽携带的电子标签识别信息。
其中,称重单元包括称重模块与称重控制装置,称重控制装置控制称重模块称取畜禽的重量。
其中,数据传输单元包括无线数据传输装置,用于将通过识别单元获得的电子标签识别信息以及通过称重单元获得的畜禽的重量传输至数据处理设备。
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为EPC(GEN-II)电子标签固定读写器(双天线)。
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称重单元为单点式传感器(METTLER TOLEDO MT104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采集畜禽的耳标信息和重量信息并传输,实现畜禽识别和重量数据的自动获取。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在对牲畜进行最小应激下获得对牲畜个体的准确、可靠识别及称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家禽识别与称重装置适用于各种饲养的家禽,如鸡、鸽子等常见饲养的家禽,也可以用于监控其他的特种禽类例如火鸡、珍珠鸡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1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复位式电子汽车衡
- 下一篇:玻璃板液位计的保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