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内化成酸雾收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0838.X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5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马换玉;陈飞;李春景;赵冬冬;刘松;方明学;杨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集团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78;B08B15/0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化成 收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制造领域,涉及一种蓄电池内化成酸雾收集系统, 具体的说是一种充电架上酸雾收集的连体导气装置。
背景技术
极板化成是指利用化学和电化学反应使生极板转化成具有电化学特性的正、负极板的过程。化成有内化成和外化成两种,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酸污染较为严重的外化成已趋于淘汰,酸污染较轻的内化成得到推广。在化成过程中极板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并通过导气管将气体排出,在排出气体的同时,带出的大量酸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酸液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导电性,容易造成火灾事故。
现有技术主要通过大型酸雾净化装置将化成产生的酸雾吸入管道,然后通过喷淋、中和处理。由于净化装置不能完全罩住产生酸雾的部位,因此现有设备无法将产生的酸雾无残留收集,残余酸雾往往会弥漫在生产车间,给日常工作环境带来污染。尤其是在蓄电池检测用实验室内,因为不管是批次电池出厂初试还是新制电池进行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都会导致实验室内酸雾弥漫,由于实验室不利于安装系统庞大的净化装置,且为了满足实验室内特定温度的要求一般实验室都是封闭的以便启用空调对室内温度进行控制。这就导致实验室内所产生的酸雾很难排放到室外,对实验室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酸雾不仅对人体造成伤害,还会对设备、连接线夹子、厂房等造成腐蚀,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蓄电池内化成酸雾收集系统,安装便捷,能够对极板化成充电过程中产生的酸雾进行无残留收集,避免酸雾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和对设备的腐蚀。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蓄电池内化成酸雾收集系统,包括充电架,充电架上的若干蓄电池存放槽,所述蓄电池存放槽上方固定有酸雾收集导管,所述酸雾收集导管的进气口与注酸壶连通,所述注酸壶的底口与蓄电池的注酸口连接,所述酸雾收集导管的出气口与固定在所述充电架一侧的气体输送管连通,所述气体输送管的上端与酸雾收集器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酸雾收集导管的进气口分别开设在每列蓄电池存放槽上方的酸雾收集导管的管壁上。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酸雾收集导管设有与进口配合的橡胶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每一个蓄电池存放槽上对应设置一个注酸壶,位于同一列的相邻注酸壶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注酸壶上设有与底口配合的橡胶密封嘴。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酸雾收集导管的进气口与所述注酸壶之间设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由两根分管道汇集于一根主管道构成,所述分管道上设有与注酸壶进液口配合连接的分出气口、所述主管道上设有一个主出气口,所述主出气口与所述酸雾收集导管的进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两个分管道上对应位置的分出气口两两连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酸雾收集器的顶端开设有出气口、内部盛有纯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电池在化成过程中产生的酸雾进入酸雾收集导管输送至酸雾收集器内,经过与收集器内的纯水反应产生无害气体和稀硫酸,无害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出不污染环境,稀硫酸可作为附属产品用作其他用途。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极板化成充电过程中产生的酸雾进行无残留收集,避免酸雾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和对设备的腐蚀,本实用新型的材料采用耐腐材料成本低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向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向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序号6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的蓄电池内化成酸雾收集系统,包括充电架1,充电架上1的若干蓄电池存放槽2,蓄电池存放槽2上方固定有酸雾收集导管3,酸雾收集导管3的进气口与注酸壶4连通,注酸壶4的底口与蓄电池的注酸口连接,酸雾收集导管3的出气口与固定在充电架1一侧的气体输送管5连通,气体输送管5的上端与酸雾收集器6连通。
其中,酸雾收集导管3的进气口分别开设在每列蓄电池存放槽2上方的酸雾收集导管3的管壁上;每一个蓄电池存放槽2上对应设置一个注酸壶4,位于同一列的相邻注酸壶4连为一体,实现对每个单元酸雾的单独收集。酸雾收集导管3设有与进口配合的橡胶密封盖31,注酸壶4上设有与底口配合的橡胶密封嘴41,起到密封效果,保证流动的酸雾不会外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集团江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能集团江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08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卷材生产油烟气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气颗粒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