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摆下移式立体停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0007.2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0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闫存富;张洛明;胡瑞华;杨汉嵩;马志国;高德峰;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6/06 | 分类号: | E04H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5006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移 立体 停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场,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式小型停车场。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汽车的容量急剧增加,由于种种原因,城市的停车位却远远落后于汽车数量的增长,不能满足人们的停车要求,城市有限的土地直接限制了地面停车场的发展,停车问题成为每个城市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因此开发一种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停车装置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立体停车库具有单位车辆占地面积小,容量大,存取方便等优点成为解决当前城市中停车难问题的一种主要途径;当前社会上的立体停车库多为大型立体停车库,虽然容量大,但整体占地面积较大,要在已建城区找到一整块大面积的土地来建车库难度很大;而且这些车库需要留出专门的进出车通道,数量多,通道有限,特别在存取车高峰期,需要排队等候,存取车速度较慢。
另外,传统的一车两位式停车装置都是:存取上边车位的车辆时,需要先将下层车位的车辆取出,申请日为“2011-06-22”、申请号为“201110170840.9” 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简易型双泊位立体车库”,该车库下层车位需要司机将车直接开入、开出,然而其缺点是对司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且进出时容易发生车辆的刮、蹭等现象;上层车辆纵向升降,高度要求大于4米,且取出上层车辆时,两立柱之间的横杆移动时占用的空间部分不能存车,占用的空间较大,车库的占地面积较大;存车时连杆处于倾斜一定角度,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城市车位紧张、立体停车场占地空间大、对司机技术要求较高,提供一种小型的上摆下移式立体停车装置,其占地空间小、对司机的技术要求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上摆下移式立体停车装置,包括控制装置、车库本体、上层载车板和下层载车板,下层载车板与底部存取机构相连,上层载车板与上部存取机构相连,所述上部存取机构包括连接杆,连接杆上端和上层载车板铰接相连,连接杆下端铰接在地面上,连接杆的中部与外侧液压缸、内侧液压缸的活塞端铰接,外侧液压缸、内侧液压缸与地面铰接相连。
所述上层载车板左右两端铰接有过渡板,上层载车板下方设有推拉机构。
所述底部存取机构包括固定在下层载车板底部的齿条,下层载车板下部的路面上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下层载车板上设有滚轮,地面上设有与滚轮配合的导轨,导轨的端头设有限位开关。
所述导轨的端头还设有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上下两个车位的存取互不干扰,存取方便;司机不需要将车子开入车库内,能有效避免刮车、蹭车等车辆受损现象。该停车装置可以实现在一个车位上同时存放两部车辆,非常适合于当前一个家庭两辆轿车的家庭使用。该停车装置安装拆卸方便,可以单独建造,也可多个并列建造,可作为永久性建筑,也可作为临时停车装置,可适用于当前举行大型活动的临时性停车装置。该停车装置占地面积小,可适应当前城市中整块空地较小的地域条件,有利于解决当前城市中的停车难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下层载车板的仰视图。
图4是上车位上、下车时原理示意图。
图5是后侧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上摆下移式立体停车装置,包括控制装置、车库本体、上层载车板6和下层载车板9,下层载车板9与底部存取机构相连,上层载车板6与上部存取机构相连,所述上部存取机构包括连接杆4,连接杆4上端通过上部铰链轴17和底座5铰接相连,底座5固定在上层载车板6上,连接杆4下端通过下部铰链轴19铰接在地面上,连接杆4的中部通过中部铰链轴18与外侧液压缸1、内侧液压缸2的活塞端铰接,外侧液压缸1、内侧液压缸2与地面铰接相连。
所述上层载车板6左右两端铰接有过渡板15,上层载车板6下方设有推拉机构16。
所述底部存取机构包括固定在下层载车板9底部的齿条14,下层载车板9下部的路面上设有与齿条14啮合的齿轮,下层载车板9上设有滚轮10,地面上设有与滚轮10配合的导轨13,导轨13的端头设有限位开关。所述导轨13的端头还设有限位块,以防止限位开关失灵。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00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下一篇:一种单向预应力叠合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