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柱状圆孔糙类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8620.0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7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黄亚民;黄则圣;梁友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亚民 |
主分类号: | D01B7/04 | 分类号: | D01B7/04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韩洋;熊晓果 |
地址: | 61153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柱状 圆孔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缫丝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组合柱状圆孔糙类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缫丝设备领域里,对于丝绦糙类检测控制,通常由孔径对丝条直径进行比较的绪丝糙类检测,完成对丝条上附着的废弃丝团大小的判定,当丝条上附着的废弃丝团直径小于孔径允许通过,当丝条上附着的废弃丝团直径大于孔径不允许通过,另由相应的装置进行停机、剔除、开机运行等处理。
然而,现有的检测装置通常为薄型单园孔或扁平槽口代替圆孔通道的结构,薄型单圆孔检测装置,其不足之处在于:丝条进入检测孔难度大;扁平槽口代替圆孔,其不足之处在于:丝条导入检测孔不顺畅,容易出现误判导致丝条在无检测状态生产,另外,扁平槽口代替圆孔还存在集绪效果差、检测精度差、检测孔难以清洁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检测精度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更佳的组合柱状圆孔糙类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柱状圆孔糙类检测装置,包括定位板和复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第一半圆柱孔,所述复位板上设置有第二半圆柱孔;所述定位板与复位板之间设置有旋转轴,所述复位板能够以旋转轴为轴相对于定位板转动;当定位板与复位板相对转动至工作位时,所述第一半圆柱孔与所述第二半圆柱孔拼接形成圆柱检测通孔。
采用这样的结构,定位板与复位板由同一圆周运动轨迹的叠加,丝条一旦进入检测孔,定位板及下补偿板上的第一半圆柱孔与复位板及上补偿板第二半圆柱孔刚好复合相并形成圆柱检测通孔,实施丝条直径与圆柱检测通孔孔径的比较判定,完成丝条类节检测过程;
当出现大于丝条直径的类节时,判定为不许可,只需要将复位板推离,即可解除圆柱监测通孔的限位,不会出现丝条脱出现象,避免丝条在无检测状态下生产,同时圆柱检测通孔具有同标准的连续检测特性,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精度,确保产品质量(清洁度指标)的达到和提高,解决了扁平槽口检测不能够生产高等级产品的缺陷。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与复位板之间设置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定位板上的第一弹簧桩、以及设置于复位板上的第二弹簧桩,所述第一弹簧桩与第二弹簧桩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机架连接孔,所述定位板通过机架连接孔与缫丝机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复位板上设置有拨动手柄。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上设置第一弧口,所述第一弧口的边缘与第一半圆柱孔相切,所述复位板上设置有第二弧口,所述第二弧口的边缘与第二半圆柱孔相切。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下补偿板,下补偿板与所述定位板的第一弧口共同形成第一半圆柱孔;所述复位板上设置有上补偿板,上补偿板与所述复位板的第二弧口共同形成第二半圆柱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定位板与复位板由同一圆周运动轨迹的叠加,丝条一旦进入检测孔,定位板与复位板上的第一半圆柱孔和第二半圆柱孔刚好复合相并形成圆柱检测通孔,实施丝条直径与圆柱检测通孔孔径的比较判定,完成丝条类节检测过程;丝条能够自动进入检测孔不会出现误判导致丝条在无检测状态生产;检测孔径圆整度达到100%,不会造成扁平糙类被误判通过,柱状圆孔具有同标准的连续检测特性,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精度,确保了产品质量稳定和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视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复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定位板—1;复位板—2;第一半圆柱孔—3;第二半圆柱孔—4;旋转轴—5;第一弹簧桩—6;第二弹簧桩—7;复位弹簧—8;机架连接孔—9;拨动手柄—10;第一弧口—11;第二弧口—12;下补偿板—13;上补偿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亚民,未经黄亚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8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