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开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8257.2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1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毛续飞;韩健康;丁思龙;刘云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北洋清安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马晓亚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太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 传感 网络技术 开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开发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是物联网快速发展的基础,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就决定着物联网的发展状况。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发展,需要相应的开发设计。与此相应,在开发设计中也就需要匹配相应的实验开发设备。对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实验开发设备,因在实验开发过程中需要外设不同种类的传感器及其他相关感应设备,并需满足不同环境实验开发的需要,也就需要开发设备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并且,为了能够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也需要开发实验设备具有较低的功耗。但在现有的开发实验设备,往往不能满足这些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开发设备需要具备灵活性高,丰富的接口及低功耗等特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开发系统。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开发系统,包括:硬件平台和仿真器;其中,
硬件平台包括:物理地址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天线模块、处理器模块、存储器模块、电源模块、总线接口模块、LED模块及USB接口模块;其中,
所述物理地址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存储器模块、LED模块、总线接口模块及USB接口模块分别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相连接;
所述天线模块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对所有用电模块进行供电。
进一步,所述的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开发系统,所述处理器模块采用CC430F5137。
进一步,所述的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开发系统,所述物理地址模块采用64-Bit硅序列号芯片DS2411,芯片通过单总线与所述处理器模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开发系统,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CC1101射频内核,通过内部数据总线与处理器模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开发系统,所述天线模块采用螺旋天线ANT-433-HESM,通过PCB匹配馈线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开发系统,所述存储器模块使用采用Flash存储芯片M25P80,通过SPI接口与处理器模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开发系统,电源模块采用DC-DC电源芯片TPS62730实现稳压输出,通过退耦滤波后直接供给用电功能模块。
进一步,所述的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开发系统,所述LED模块通过通用IO口GPIO与处理器模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开发系统,所述仿真器通过所述USB接口模块与处理器模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开发系统,所述仿真器使用USB转换芯片FT232RL、8-Bit模拟开关ADG715和三态缓冲器NC7WZ126实现协议及电平转换。
以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开发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能够匹配不同传感器的丰富的接口及低功耗等特点。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开发实验,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的环境及感应设备;由于功耗低,也能够长时间运行和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硬件平台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天线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软件平台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仿真器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感器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与描述更加清楚与完整,下述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以下实施例及附图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在本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内都应归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开发系统,包括硬件平台和仿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北洋清安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北洋清安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82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