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抬头显示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7127.7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5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庚;毛纯清;王培;毛纯华;陈熙熙;同伟;马厚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埃士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抬头 显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人机交互界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抬头显示仪。
背景技术
抬头显示仪(Head Up Display),以下简称HUD,又称为平视显示器,是目前普遍运用在航空器上的飞行辅助仪器。平视的意思是指飞行员不需要低头就能够看到所需要的重要资讯。HUD是利用光学反射的原理,将信息投射在一片玻璃上面。这片玻璃位于用户前方,文字和影像被投射在镀膜镜片(析光镜)并反射进用户的眼睛。用户透过HUD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的将外界的景象与HUD显示的资料融合在一起。
车载抬头显示仪(HUD)将驾驶员需要关注的信息投影在反射屏上,驾驶员不再需要在汽车前方和设备之间切换视野,可以集中精神注意前方重要路况,消除了潜在的行车隐患。而且由于投影时虚像落在车正前方,驾驶员调整目视焦距的时间将缩短,对于驾驶者而言更为安全。
最早的HUD主要用在飞机上,使飞行员不需要低头就能看到飞机上的重要运行参数,降低飞行员需要低头查看仪表的频率,避免注意力中断以及丧失对状态意识(Situation Awareness)的掌握,增强其安全性。因为HUD的方便性以及能够提高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HUD也逐渐过渡到汽车上,尤其是高端车型,车载抬头显示仪(HUD)应运而生,用于增强驾驶安全性。
但由于HUD的设备复杂性,通常需要将HUD在汽车设计的时候,将其安装到驾驶仪表盘前。其结构固定,无法做出调整,其在车身的安装位置通常在方向盘的正前方,预留HUD安装孔。所以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如果汽车在设计的时候没有预留HUD安装孔,就无法安装抬头显示仪,给用户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抬头显示仪,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在设计的时候没有预留HUD安装孔就无法安装抬头显示仪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抬头显示仪,包括:设置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并获取驾驶者需要的行车信息的投影仪;安装在驾驶中控台上并接收来自所述投影仪所投影的行车信息的反射镜;置于前挡风玻璃下部、所述投影仪的左边、接收来自所述反射镜反射的行车信息并将所述行车信息反射给司机的反射屏。
优选地,所述反射镜位于所述投影仪和所述反射屏之间。
优选地,所述反射镜为反光凹镜。
优选地,所述反射镜为玻璃或有机玻璃。
优选地,所述反射镜的表面设置有增强可见光反射的一层或多层镀层、镀膜、涂层或贴膜。
优选地,所述反射屏的表面设有半透反射膜。
优选地,所述投影仪、所述反射镜、以及所述反射屏均连有用于调整相对角度的转动轴。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抬头显示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抬头显示仪采用分离组件的方式,将原本需要内置在驾驶中控台内的投影仪外置,使其方便后期安装和维修,并且不需要在汽车设计时就预留HUD安装孔,所以本实用新型适配任意种类车型。
2、本实用新型中的抬头显示仪由于各组件都分离,其自然光程就能达到1.5m~2m,使原来需要用复杂透镜组合才能达到的视距效果,用简单的反射镜就完成。
3、本实用新型中的抬头显示仪采用半透反射膜,并将其置于司机为自然视野的前挡玻璃下方,即不影响正常行车时的安全,同时又大大增加了投影的反光效率,而且也减少了对投影仪的高功率需求。
4、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车载抬头显示仪的设计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抬头显示仪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抬头显示仪
11 投影仪
12 反射镜
13 反射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埃士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埃士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71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边缘连接器
- 下一篇:利用触摸敏感设备控制、操纵和编辑媒体文件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