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抓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6570.2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1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永木孝幸;藤原一出;平山尚宏;岩间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永木精机 |
主分类号: | H02G1/04 | 分类号: | H02G1/04;H02G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郭放;许伟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抓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在进行电线的分线作业等时安装在牵拉电线的装置上来抓持电线的用途的抓线器。
背景技术
作为在对线、电线、线缆等进行拉线时所使用的以往的代表性的抓线器,例如有专利文献1的图2以及图3所示的抓线器。这种抓线器包括:具有抓持部31a的第一抓持片31;能够在接近和远离抓持部31a的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第二抓持片32;第二杆34,该第二杆34贯通第一抓持片31,两端从该第一抓持片31突出,并且该第一抓持片31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于该第二杆34;以及第一杆33,当第一抓持片31滑动至第二杆34的前方时,该第一杆33使第二抓持片32朝接近抓持部31a的方向移动并抓持吊线W,当第一抓持片31滑动至第二杆34的后方时,该第一杆33使第二抓持片32朝远离抓持部31a的方向移动并解除吊线W的抓持状态。
在吊线W被朝后方送出的状态下,该吊线W不被第二抓线器3抓持,而是通过第一以及第二抓持片31、32之间并被朝后方送出。
此时,对于第一抓持片31相对于第二杆34的朝后方侧的移动量(滑动量)而言,由于第一抓持部31的大致下端部31b与限位器34c抵接,所以不会移动规定的长度以上,防止抓持部31a与第二抓持片32过度分离而使吊线W从抓持部31a与第二抓持片32之间脱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06797号公报。
这种抓线器的第二杆34安装于第一杆33,并且利用金属制的轴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将第一杆33安装于第一抓持片31。
该抓线器保持作业中的架空配电线的张力,若牵拉第二杆34,则会向第一杆33与安装于第二抓持片32的轴上施加过大的力、例如剪切力。
另一方面,第一抓持片31的抓持部31a与第二抓持片32之间的尺寸越大,越能够高效地进行为了抓持吊线W而执行的嵌入作业。然而,由于限位器34的存在,无法增大第一抓持片31的抓持部31a与第二抓持片32之间的放入吊线W的尺寸。
由于使用抓线器的作业为在高处进行的危险作业,因此期待可容易且安全地进行作业的抓线器。
然而,如果为了增加牢固性而采取增粗轴等的措施,则重量增加而难以作为在高处使用的抓线器来使用。如果增大第一抓持片31的抓持部31a与第二抓持片32之间的放入吊线W的尺寸,则吊线W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且能够容易并安全地进行维持张紧线的抓持状态的作业的抓线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抓线器具备:固定抓持体,该固定抓持体具有线状体按压部;摆动构件,该摆动构件利用支轴以可摆动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固定抓持体;活动抓持体,该活动抓持体利用上述摆动构件的摆动朝上述固定抓持体的线状体按压部摆动,并且具有线状体保持部;连结构件,该连结构件通过转动轴与上述摆动构件连结,使摆动构件摆动;以及摆动构件限制部,该摆动构件限制部限制摆动构件朝连结构件的延伸侧的相反一侧摆动的量,该抓线器构成为:摆动构件在支轴孔与连结构件安装孔之间具有从上述支轴孔的附近直至上述连结构件安装孔的附近的前端缘,上述支轴孔供安装于固定抓持体的支轴插入,上述连结构件安装孔供安装连结构件的转动轴插入,上述摆动构件的前端缘随着趋近连结构件安装孔一侧而向连结构件的延伸方向即后方倾斜,连结构件转动轴以及活动抓持体转动轴相比上述支轴位于连结构件的延伸方向即后方,并且连结构件转动轴相比上述支轴位于下方,活动抓持体转动轴相比上述支轴位于上方,上述连结构件在相比连结构件转动轴靠上方且相比固定抓持体的线状体按压部靠下方的位置延伸,与被固定抓持体和活动抓持体抓持的线状体的延伸方向正交且通过上述支轴的垂线、与和利用摆动构件限制部按压摆动构件的前端缘的方向垂直地相交的线所夹的角度为30~60度的角度,被夹持在上述活动抓持体与固定抓持体之间的线状体不会从移动量被摆动构件限制部限制的活动抓持体与固定抓持体之间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抓线器是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抓线器的基础上,上述摆动构件限制部具有以相对于上述摆动构件的前端缘进退自如的方式安装于固定抓持体的按压体,利用上述按压体按压的方向与上述垂线所夹的倾斜角度为30~90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抓线器是在技术方案1或2所记载的抓线器的基础上,上述摆动构件构成为上述垂线与连结构件的延伸方向即牵拉方向交叉,并且上述垂线与将连结构件转动轴的中心和上述支轴的中心连结的线所夹的角度为35~5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永木精机,未经株式会社永木精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65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