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驾式电动摩托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6315.8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6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祺;庞瑞芳;高璇;李亚杰;李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K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4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驾式 电动摩托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轻便交通工具领域,涉及摩托车,尤其是一种座驾式电动摩托车。
背景技术
现在的电动摩托车均为骑跨式操作,骑乘者的姿态容易产生疲惫感、较为不舒适,不适于长时间骑乘操作,而车辆难以改变骑乘姿态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一旦将座椅调整为较为舒适的坐姿状态则骑乘者位置会较低,现有摩托车转向结构均为车把前叉交叉的杠杆式的转向控制结构,受到手臂长度及手臂活动角度的影响,导致车辆的转向控制较为吃力,长时间操作容易疲劳。
经过检索,发现以下相近技术领域的专利文献。
一种摩托车转向减震总成(CN202879722U),包括方向轴底座、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方向轴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支撑梁和第二弧形支撑梁;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套装有旋转轴;旋转轴上套装有“U”形转臂;转臂的两末端设置有安装轮胎联接轴;转臂的两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下支座和第二下支座;第一弧形支撑梁与方向轴底座连接处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上支座;第二弧形支撑梁与方向轴底座连接处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上支座;第一阻尼器的上端与第一上支座连接,下端与第一下支座连接;第二阻尼器的上端与第二上支座连接,下端与第二下支座连接。本实用新型制造简单,轮胎运行平稳性好。
一种摩托车转向装置(CN102874360A),包括前轮和连接前轮的转向节,所述的转向节连接转向臂,所述的转向臂只设置在前轮单侧,所述的转向臂的上端铰接阻尼器,所述的阻尼器的上端铰接转向拉杆,所述的转向拉杆的上端通过十字万向节连接方向柱,所述的方向柱的上端连接方向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转向机构单独分离出来实现转向功能,并且结构设置合理,在实现转向功能的同时能将路面对前轮的冲击力最大程度的吸收与释放,从而减轻方向把与车身的震动,提升车辆驾驶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一种应用于有前风挡装置的踏板式两轮摩托车(CN101844601A),或者是有顶篷的两轮摩托车,或者是同类型可摇摆式双后轮摩托车的“传动转向机构”,该机构由行进转向轴、倒向轴、操控转向轴和传动齿轮组成,其中行进转向轴、倒向轴、操控转向轴的三条轴线均相交在前轮中心轴与减震器连接点的相应高度。从而克服转向操作感觉不同轴的问题,达到在复杂路况下转向操作自如,保持车辆稳定运行的目的。
经过对比,以上已公开技术与本专利申请存在较大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便于转向操作、提升驾驶舒适性以及操控性能的座驾式电动摩托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座驾式电动摩托车,包括前轮、后轮、车身、座椅、前风挡、方向控制装置以及后备箱,车身前部内安装有前风挡,前风挡内部安装有前叉,前叉下端伸出前风挡下端并铰装前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叉上端安装有万向联轴节,该万向联轴节上端通过前叉轴套同轴安装方向控制装置,该万向联轴节具有同样的夹角,通过操控方向控制装置驱动前轮的角度;
车身中部上端安装有座椅,座椅与方向控制装置之间的车身上制有脚踏板,座椅后部的车身上固装后备箱,该后备箱朝向座椅的一侧制为带有20o的后倾角的靠背且该靠背制有腰靠曲面;
车身后部下端的后轮支架端部安装有后轮,后轮的轮轴处安装有轮毂电机提供动力,轮毂电机的使用有效节约车体内空间结构。
而且,所述座椅后部车架与后轮支架之间安装有减震器。
而且,所述座椅高度为380mm至420mm,方向控制装置高度设计为720mm。
而且,所述方向控制装置为方向盘,不排除把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摩托车是城市上班族的理想代步工具,它突破了骑乘式的操纵姿态,使驾驶员从传统电动摩托车的骑乘改为座驾,并通过靠背的约20o的后倾角提高座驾时的舒适性,使人的驾乘姿态更舒适。
2、本摩托车通过万向联轴节作为转向机构,不仅解决了车辆的转向问题,并使操控的转向角度与实际转向角度同步。
3、本摩托车采用轮毂电机作为车辆动力,实现了零排放,节能环保,而且轮毂电机的使用有效节约车体内空间结构,使车体各部分结构有效地按人机工学理论进行尺寸设计,操控更舒适,流畅的曲面设计,凸显了产品的美学效果,实现时尚的外形与舒适的驾乘姿态。
4、本实用新型是一款新型的轻便代步工具设计,将轻便代步工具的驾乘姿态进行了突破性的创新设计,并很好的解决了由此带来的技术难题,即用万向联轴节实现车辆的转向操作,提升驾驶舒适性以及操控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63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