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防潮防腐抗机械冲击通信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5875.1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0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房权生;董春;仲怀国;王彩生;戴月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8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防潮 防腐 机械 冲击 通信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的结构,尤其是一种新型防潮防腐抗机械冲击通信电缆的结构,属于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信电缆是指用于近距音频通信和远距的高频载波和数字通信及信号传输的电缆,是中国五大电缆产品之一。通信电缆用于传输电话、电报、传真文件、电视和广播节目、数据和其他电信号。传统通信电缆中铠装型电缆采用了综合护套及铠装结构,其弯曲性、防潮、防腐及抗机械冲击性能均不理想,并且由于铠装型电缆的外径较大,使得电缆的生产成本也变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弯曲性、防潮、防腐及抗机械冲击性能,同时可降低铠装型电缆外径的新型防潮防腐抗机械冲击通信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新型防潮防腐抗机械冲击通信电缆,包括缆芯,其特征是,所述缆芯由多根对绞线绞合而成,所述对绞线由两组颜色不同的A组、B组绝缘线对绞而成;所述缆芯上绕包有非吸湿性包带,非吸湿性包带上氩弧焊纵包轧纹铝护套,轧纹铝护套上涂覆有防腐层,防腐层上挤包有聚乙烯外护套或聚氯乙烯外护套。
所述A组、B组绝缘线均为5根,A组绝缘线颜色分别为白色、红色、黑色、黄色和紫色,B组绝缘线颜色分别为蓝色、橘色、绿色、棕色、灰色。
所述A组、B组绝缘线均由TR型软圆铜线导体上挤包聚乙烯绝缘层构成。
所述防腐层厚度为0.2mm。
本实用新型中导体采用复合GB/T 3953规定的TR型软圆铜线,由分别称作A组、B组绝缘线的两根不同颜色的绝缘线芯均匀地绞合成对绞线。A组绝缘线颜色:白、红、黑、黄、紫;B组绝缘线颜色:蓝、橘、绿、棕、灰。本实用新型采用轧纹铝护套工艺,根据不同缆芯外径选择不同的铝板厚度及轧纹深度,保证电缆成品的弯曲性。本实用新型采用密封皱纹铝套充当电缆的防护层而替代传统的铠装,其内采用绕包非吸湿性内衬层,氩弧焊技术生产的电缆铝护套,焊接质量稳定可靠,可完全经得起按相关标准进行的弯曲试验、扩口试验和气密性试验。采用铝护套及外涂覆防腐材料作防腐层(如用防腐铝合金材料作密封皱纹套则不用防腐层),再挤包适应不同环境的塑料外护套,保证电缆的优异的防水性、抗腐蚀性、抗机械外力、屏蔽性能。因传统的钢带铠装、钢丝铠装及涂塑钢带铠装对电缆的整体弯曲性能产生了巨大的制约,弯曲过大会导致电缆的绝缘线芯压破或护套破裂。本实用新型可保证电缆的弯曲性能与绝缘及护套的整体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产品采用皱纹铝套密封结构,由于采用不透水的铝板材纵包,其经过焊接、轧纹后是密封的,使该产品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良好的可挠曲性能,使用时安装敷设方便。密封皱纹铝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耐腐蚀特性,并且在普通密封皱纹铝套外还进行了防腐蚀处理,因此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能够通过腐蚀扩展试验。
密封皱纹铝套充当电缆的防护层,也可作为电缆的屏蔽层,可完全替代铝塑综合护套及钢带(钢丝)铠装结构,将整个产品结构简化,既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又节约了产品的成本。由于密封皱纹铝套整体完整性较好,其有效截面积大,因此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和电磁兼容性,抗电气冲击特性好;成品电缆的屏蔽抑制系数不大于0.01。本实用性适用于架空、室内、隧道、电缆沟、管道、埋地、竖井等腐蚀严重、防潮要求高、屏蔽要求高的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2聚乙烯绝缘层、3对绞线、4非吸湿性包带、5缆芯、6轧纹铝护套、7防腐层、8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新型防潮防腐抗机械冲击通信电缆,包括缆芯5和设置在电缆外层的外护套8。
缆芯由多根对绞线3绞合而成,对绞线由两组颜色不同的A组、B组绝缘线对绞而成。A组、B组绝缘线均由TR型软圆铜线导体1上挤包聚乙烯绝缘层2构成。A组、B组绝缘线均为5根,A组绝缘线颜色分别为白色、红色、黑色、黄色和紫色,B组绝缘线颜色分别为蓝色、橘色、绿色、棕色、灰色。
缆芯上绕包有非吸湿性包带4,非吸湿性包带上氩弧焊纵包轧纹铝护套6,轧纹铝护套上涂覆有防腐层7,防腐层厚度为0.2mm。防腐层上挤包有聚乙烯外护套或聚氯乙烯外护套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58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显示屏的画面调整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醋酸钬晶体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