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型尼龙防白蚁抗水树中压电力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5832.3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0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彦军;邰向群;杨建;马彦辉;相荣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8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尼龙 白蚁 抗水树中 压电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的结构,尤其是一种环保型尼龙防白蚁抗水树中压电力电缆的结构,属于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多数情况下采用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护套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成本低、生产方便等一系列优点。随着使用数量的日益增加,在我国广东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潮湿多雨,适合白蚁生长,是蚁害的高发区。为了保证电力电缆线路的正常、可靠运行,在凡是有白蚁的地方都应采用防蚁电缆,电缆被白蚁咬穿护层后,很可能引起短路事故,使电力电缆输送中断。而且电缆分布在各个角落,在潮湿多雨的地方,普通交联电缆不具备抗水树能力,在长期使用下,会有水分浸入绝缘体中,电缆在电场和水的共同作用下,绝缘中产生形状和树枝相似的称为“水树”,水树会随着时间的生长,导致电缆击穿,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且修复起来非常困难。而抗水树电缆则具有抑制水树生长,提供电缆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大大地提高了中压电力电缆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成本、环保、防护稳定、耐腐蚀、耐热、高硬度的环保型尼龙防白蚁抗水树中压电力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缆芯,其特征是,所述缆芯由3根线缆绞合而成,缆芯上依次设有绕包层、隔离套、尼龙护层和外护套,所述线缆由导体上依次设置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和绝缘屏蔽层和金属屏蔽层构成。
所述线缆的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和绝缘屏蔽层,采用 “三层共挤”技术挤包在线缆的导体上。
所述缆芯上的尼龙护层和外护套,采用 “二层共挤”技术挤包在缆芯的隔离套上。
所述尼龙护层为尼龙12护层。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良好的抗水树绝缘料,实现电缆真正意义上的“材料防水”特性,从根本上阻止了绝缘体内水分的浸入,去除了半导电层与绝缘层之间容易引起电场集中的突起部分,减小树枝的继续生长和抑制水树枝放电,而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和系统的可靠性。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绝缘层的低“偏心度”,采用了三层共挤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以及在线测偏技术,有效保证了产品合格率。
为保证电缆具有可靠的防白蚁性能,采用了尼龙12环保型物理防白蚁法以及抗水树电缆绝缘料,从而既保证了电缆免遭白蚁破坏,又降低中压电力电缆因水树问题引起的击穿故障,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减少因电缆故障而产生的隐性成本,推进电缆行业的绿色发展。克服了目前电力电缆防白蚁的方法存在成本高、环境污染、防护不稳定等种种不足。
尼龙护层中采用尼龙12物理防白蚁法,尼龙12具有优异的无毒、耐磨、耐油、耐腐蚀、耐热、高硬度等特性,从而保证了电缆使用周期内可靠的防白蚁性能。通过改进工艺方法确保了尼龙12防白蚁护层的加工:1.对材料挤出前的烘干处理,尼龙12极易吸潮,如果材料含水量过高,则会出现挤出不畅等缺陷,通过设置合理的烘干时间温度,保证材料的顺利挤出;2.护层厚度的控制,护层厚度过薄则不能确保良好的防白蚁性能,过厚则会增加成本,使电缆的弯曲性能变差,从而采用双层共挤出尼龙护层、外护套的方法,合理的控制护层厚度;3.挤出速度的控制,由于尼龙12对螺杆和螺膛的黏性大,料运动的阻力较大,尼龙12挤出速度不快,挤出的胶量也较小,合理的挤出速度,能确保材料的顺利挤出。抗水树绝缘料采用了“三层共挤”和在线测偏技术,提高了电缆成品率;尼龙护层采用双层共挤的方法挤出,确保良好的防白蚁性能和弯曲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2导体屏蔽层、3绝缘层、4绝缘屏蔽层、5金属屏蔽层、6填充物、7绕包层、8隔离套、9尼龙护层、10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环保型尼龙防白蚁抗水树中压电力电缆,包括缆芯和设置在电缆外层的外护套10。缆芯由3根小电缆(线缆)绞合而成,小电缆由导体1上共挤出导体屏蔽层2、绝缘层3、绝缘屏蔽层4,绝缘屏蔽层4上编织有金属屏蔽层5构成。缆芯上依次设有绕包层7、隔离套8,在隔离套上采用双层共挤的方法共挤出尼龙护层9、外护套10。外护套设置在尼龙护层上。缆芯空隙处设有填充物6。尼龙护层为尼龙12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58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的转子端部无纬带绑扎防滑装置
- 下一篇:压力调节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