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器吊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5634.7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8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风;贾晓辉;王志锋;王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8 | 分类号: | F16F1/3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器 吊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器,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器吊环。
背景技术
吊环是减振器总成上用于与减振器支架连接的结构。目前国内卡车市场上,驾驶室悬挂用减振器总成使用的吊环多数由吊环基体、弹性衬套和金属套管组成。吊环基体与减振器总成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成一体,弹性衬套与金属套管硫化或粘接成整体并压入吊环基体中(也有二者不进行相对固定,分别压入的情况)。这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减振器总成是通过穿过减振器支架和金属套管的螺栓固定在车架和驾驶室上,在装配时支架和金属套管会被紧紧挤压在一起,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无法相对运动。因此车辆行驶和驾驶室翻转过程中产生的吊环基体与金属套管间的相对角位移靠橡胶衬套的变形获得,这大大增加了橡胶材料的负担,影响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控制弹性衬套承受最大扭矩值的减震器吊环。
本实用新型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减震器吊环,包括焊接固定于减震器总成上的吊环基体、固定于吊环基体内孔中的弹性衬套、固定于弹性衬套内孔中的尼龙管套以及金属管套,所述金属管套可转动安装于尼龙管套的内空中。
为了实现精确定扭矩,上述金属管套的外径与尼龙管套的内孔为过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当绕吊环基体轴线的扭矩大于尼龙管套的内孔面与金属管套的外圆周面之间的静摩擦力时,金属管套会相对于尼龙管套转动,从而保证弹性衬套不会承受过大的扭转载荷,达到保护弹性衬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环基体 2.弹性衬套 3.尼龙套管 4.金属套管 5.减震器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减震器吊环,包括焊接固定于减震器总成5上的吊环基体1、通过过盈配合固定于吊环基体1内孔中的弹性衬套2、通过硫化固定于弹性衬套2内孔中的尼龙管套3,还包括金属管套4,金属管套4可转动安装于尼龙管套3的内孔中。使用时,当绕吊环基体1轴线的扭矩大于尼龙管套3的内孔面与金属管套4的外圆周面之间的静摩擦力时,金属管套4会相对于尼龙管套3转动,从而保证弹性衬套2不会承受过大的扭转载荷,达到保护弹性衬套2的目的。
上述金属管套4的外径与尼龙管套3的内孔为过盈连接。通过计算可以根据能够使金属管套4相对于尼龙管套3产生转动的最大扭矩得出合理的过盈量,通过过盈配合将金属管套4安装到尼龙管套3的内孔中,因此实现了精确的定扭矩作用,跟进一步确保弹性衬套2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56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重汽车减振器
- 下一篇:用于非轴伸端的轴承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