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5001.6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4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吕铁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铁钢 |
主分类号: | A61L9/00 | 分类号: | A61L9/00;A61L10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空气质量 调节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器。
背景技术
世人早已认识到空气质量的重要性,任何一个人如果在室内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或许比什么都重要,比吃喝更重要。当前人们对大环境的雾霾已经有了足够认识,而对室内的空气质量在认识上还有很大差距。室内空气的好与坏,质量的高与低,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生活质量,直至生命。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高层建筑大规模崛起,使研究楼房空气质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新课题。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每一个人都难以超越的。空气质量与人的生存状态,应当是成正比的。生存环境中的空气质量若是合格,人的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好像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其中环境的恩惠,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反之,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疾病缠身等各种问题相继出现,好像一切都跟人过不去一样,除了自认倒霉,依然不会从室内空气质量上找原因。由此可见,空气质量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室内空气质量合格,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通风和聚气。室内通风是为了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人们通常说“开窗通风”,除了要考虑户外空气质量外;开窗的度和位置亦至关重要。窗太多,通风太过,导致散气,也不会对人有益。开窗通风主要取决于开窗的位置,室内有效的通风必须是南北方向的,由北窗进气,通达南窗,只有这样的通风,才能改善空气质量,净化环境。这里的通风只是一个方面,如何把北窗进来的高质量的空气留在室内,这就涉及到聚气。这种能够净化环境的空气,聚集在室内的某一个角落,这是一种自然现象。通常室内的西北角、北墙、西墙,有聚气的功能,这些地方在不被污染的情况下,聚积的是正气,人体最需要的气质,是与人体相适应的。真正舒适的环境是通过通风和聚气这两方面相辅相成来实现的。
室内空气质量堪忧,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人们为了改变室内空气,作了种种努力,如:空气加湿器,各种空气质量净化器等,但是并没有改变室内空气,净化器具还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室内空气质量由两方面因素构成:一、房屋结构,这是一个与房屋设计相关的问题,主要取决于室内是否有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现在建造的楼房、板楼通风较好,亦有不尽人意之处,而塔楼通风环境极差,室内空气成为秽气,对人危害极大,这是不争的事实。二、室内各种家具、电器及其它器物都会对室内空气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应当承认不少器物还会对室内空气产生污染。净化室内空气就成了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器,用于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使生活在此的人改善身体状况,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器,由上凹盖(1)与下凸盖(2)组成,上下两盖的配合部分为圆形,在径向上为间隙配合,在厚度上留有间隙,其特征在于,在上凹盖(1)的凹陷处(11)开有垂直于厚度方向的通孔(12),在下凸盖(2)的凸台处(21)设有存放中药汤剂的凹槽(22)。
优选方案为,所述上凹盖(1)与下凸盖(2)的材质均为抛光后硬木,尺寸均为10-30cm见方的板材,其配合部分的圆形置于板材的中心。
优选方案为,所述下凸盖(2)的尺寸为10×10×0.9cm,在板材的中心处有直径为7cm厚度为0.1cm的凸台(21),并在凸台内设置有直径为3cm深度为0.1cm的圆形凹槽(22),用于存放中药汤剂;上凹盖(1)的尺寸为10×10×1cm,在板材的中心部位设有直径为7cm深度为0.5cm的圆形凹陷(11),并在板材的对角线、紧贴圆形凹陷侧壁处开有直径为0.5cm的垂直通孔(12)。
优选方案为,所述上凹盖(1)与下凸盖(2)的链接方式为,将上下两凹、凸面相对,在下凸盖的中心打孔至上凹盖,但不打穿,用螺钉固定链接。
优选方案为,所述上凹盖(1)与下凸盖(2)的链接方式为,在上下盖的侧壁安装合页使其活动链接。
优选方案为,上述尺寸的调节器为一个组成单元,将上述尺寸的两个或三个进行串联。
优选方案为,所述硬木为紫檀、黄花梨、酸枝、鸡翅木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铁钢,未经吕铁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5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