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车用牵引变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4936.2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3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昭;高峻;陈斌;陈乐生;李自然;忻力;陈燕平;何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5/458 | 分类号: | H02M5/458;H05K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 |
地址: | 4120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机车 牵引 变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牵引变流器,特别是一种内燃机车用牵引变流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用变流器主电路一般采用三相二极管整流器+VVVF逆变器模式,每个逆变器牵引一台交流异步电机,内燃机车由于其机车总体布局的限制,多采用风冷散热系统。按照风冷系统的特点,要求变流器的密封性要好,由于冷却风机集成了除尘功能,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风道内的洁净。
GE车牵引变流器的缺陷:
1)主发电机输出通过熔断器接入牵引变流器,没有实现两架牵引系统的隔离。
2)一个整流器带六路逆变器,若出现整流器或逆变器故障,整车动力全部损失,影响机车的运行。
3)采用IGBT元件分立式布置,每个IGBT后面安装独立的铜散热器,整柜器件布置分散,不便于组装和维护。
4)门安全联锁采用机械开关联锁,对门安装精度要求高,易发生误报。
5)没有高压警示灯,无法对中间电路电压进行直观的判断,检修时有安全风险。
DF8CJ内燃车变流器的缺点:
1)利用直流启动发电机和变速箱启动主发电机的方式造成成本高,结构复杂,也不利于空间节省。
2)没有门安全联锁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3)没有高压警示灯,无法对中间电路电压进行直观的判断,检修时有安全风险。
4)变流器本身为水冷系统,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内燃机车用牵引变流器,满足内燃机车车辆领域的工作环境要求,方便安装维护、结构强度高、内部结构紧凑;减少系统的电磁干扰和线路间的涡流现象,解决线路间的发热问题;便于生产、组装及维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燃机车用牵引变流器,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由风道分隔为结构相同的前后两部分;所述柜体前部由一根中间竖梁分隔为左右两侧,左右两侧柜体内分别设有四个腔体;左侧顶部的腔体内固定有放电单元和高压警示灯,左侧中部的两个腔体内各固定有一个逆变器模块,左侧底部的腔体内固定有母排、电流传感器,左侧设有柜门A;右侧顶部的腔体内固定有传动控制单元,右侧中部的两个腔体内分别固定有三相二极管整流器和逆变器模块;右侧底部的腔体内固定有母排和电流传感器,右侧顶部的腔体外设有柜门B,右侧中部和底部的柜体外设有柜门C;所述风道内的隔板将所述风道分隔为左右两部分;所述隔板对应位置的柜体左侧和右侧设有风道隔板门;所述柜体顶部或者底部固定有冷却风机;所述柜体一侧设有两个小箱体,所述小箱体内固定有中间直流接触器、三相交流接触器、输出母排和线夹板;所述柜体一侧设有出风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柜体顶部设有吊环;所述柜门A、柜门B、柜门C上均设有拉手;所述柜体右侧设有控制信号插头;所述柜体顶部设有用于固定变流器顶部电缆的夹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对称化的设计思路,能够满足内燃机车车辆领域的工作环境要求,方便安装维护、结构强度高、内部结构紧凑;所有高压电气接线采用母排连接,减少了系统的电磁干扰和线路间的涡流现象,解决了线路间的发热问题;采用强迫风冷散热,冷却风道位于变流器的中部,简单可靠;便于生产、组装及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柜体外部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柜体外部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柜体外部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柜体外部结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柜体外部结构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内部结构后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内部结构右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风道结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风道结构左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风道结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变流器主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49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氮氧化物橘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贴剂及贴剂制剂